“烟火里的诗意乐至”引客来 第七届田园诗会盛大举行

田园是诗歌的土壤,烟火是诗意的底色。7月28日,四川乐至第七届田园诗会举行。本次田园诗会以“烟火里的诗意乐至”为主题,数十位本地诗人和外地墨客齐聚“帅乡”乐至,将共赴一场“诗会雅集”。
本次诗会期间,主办方还围绕乐至籍文化名人谢无量开展系列活动,同时,本次诗会恰逢乐至县第十三届烧烤美食文化周,“诗意”和“烟火”的碰撞,将为大众奉上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
1400余年的置县史,为乐至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家底——理学鼻祖陈抟在此悟道,宋代名相寇准在此留踪,诗人谢无量挥毫泼墨,陈毅元帅文韬武略。如今,这片土地依然孕育着生生不息的诗意,成为“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最动人的注脚。
启动仪式。乐至县委宣传部供图
颂诗而行
红色土壤上孕育的诗和远方
“乐至,一方承载万年文脉的沃土,它的诗意凝结在历史的肌理中,徜徉在烟火的气息里。”乐至县政协主席吴琪在开幕式现场说。
从十万年前的濛溪河畔一路走来,一路颂诗而行,再到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的豪迈与谢无量先生笔走龙蛇的墨韵,让红色基因与文人风骨在此交织,乐至已将“诗与远方”刻入城市的发展动脉。
天池藕粉的甘醇、黑山羊的鲜香、乐至烤肉的回味悠长,都是“人间至味”的生动注脚。“这份‘烟火里的诗意’,正是本届诗会主题的生动写照。期待各位文艺大家用生花妙笔,捕捉这方水土的独特神韵,让乐至的田园之美、人文之韵、生活之趣,随诗意远播四方。”吴琪说。
圆桌雅集、AI飞花令
“对”出来的人间烟火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曾在乐至提到,田园是一种生活态度,烟火气是乐至的底气。回望古今,无论是陶渊明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还是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古人先贤早已将自己的追求知足、朴素、本真的生活态度融入诗歌。
戏剧表演。乐至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在有着“中国田园诗歌之乡”之称的乐至,田园和诗意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开幕式现场,河南诗友李庆华,陕西诗友刘玺,乐至县诗人张志远、陈小菊走上台前,围绕“我眼中的乐至诗意图景”“我眼中的人间烟火哲思”两个命题,以诗为桥,以情相和,共赴一场“圆桌雅集”。
“作为诗人,应当思考如何在现代写好田园诗歌,找到现代社会和田园生活的关系。诗歌要反映人的生活,没有一个诗人能离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生活环境,诗人也要注意如何将写作和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说。
此外,现场运用AI新技术,让三位乐至先贤穿越时空,与8位诗歌爱好者对话,以“烟”“火”“诗”“乐”为关键字,共展诗才,展开激烈、有趣的“烟火飞花令”。
“祝本次田园诗歌会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乐至籍艺术家张光北也以此契机,与家乡人民隔空对话,发来真挚的祝福。
烟火盎然 诗意延续
第五届乐至田园诗歌大赛启动征集
开幕式现场,还为第四届中国乐至田园诗歌大赛的获奖选手们颁奖。据介绍,第四届乐至田园诗歌大赛以“寻找田园里的诗和远方”为主题,自启动以来,收到了无数饱含深情和沾染泥土香味的作品。组委会根据参赛作品的文化内涵、原创性、艺术性和稿件质量等标准,经过专家初评、终评,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20名。
一首诗的结束,是另一首诗的开始。活动现场还宣布,第五届乐至田园诗歌大赛将正式启动征集,大赛将以“烟火里的诗意乐至”为主题,以诗为媒,共续田园下的诗歌乐章。最后,现场嘉宾一同上台,启动这一诗意征程。(何婧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