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勾起川渝人童年记忆的野地瓜火了
人工种植有望打下价格提升品质

人工种植的野地瓜。
“一拨接一拨的人,把这片坡来来回回翻了几十遍,全是冲着野地瓜来的!”近期,继鸡枞菌后,活跃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川渝“打野圈”又盯上了一种野生水果——野地瓜。这是不少川渝人的童年夏季限定美味,“挖到野地瓜的瞬间,童年暑假直接‘复活’!”
野地瓜学名地果,自然生长于低山区的山坡、田埂边、沟边、灌丛边、疏林下、路边等地。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四川多地出现了野地瓜专业种植基地,种出的野地瓜以高价走进市场。
开园当天吸引300多人尝鲜
凭借童年记忆光环,野地瓜带来了流量。“头茬果子已经采摘结束了,下一茬要等到8月中旬。”7月23日下午,四川香野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廖福荣已经接听了50多个电话,“全是咨询野地瓜采摘的,不少是回头客。” 7月盛夏,是川渝地区野地瓜的成熟季节。“这种野生水果口感好,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味,很受欢迎。”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布市社区,廖福荣种植了7亩大棚野地瓜。儿童和成人150克尝鲜价分别为29.9元/人和35.9元/人,如采摘带走,则100元1斤。廖福荣说,7月5日开园当天吸引了300多人前来尝鲜。
在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四川豪地果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种植了500多亩野地瓜。“目前我们只开放了线上购买渠道。”7月23日,公司负责人陈春明告诉记者,每斤150元的野地瓜,已在某平台销售38单。
“野生的抢不赢,大棚种植的也不错,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一直想去摘野地瓜,这里找到了童年的快乐!”许多顾客购买后留言表示愿意为童年记忆买单。
人工种植技术仍在摸索
早在10年前,廖福荣就注意到淘宝上有野地瓜售卖。“这种野生水果口感好,并且叠加了童年记忆的光环,非常适合做采摘园等农旅融合项目。”6年前,廖福荣开始尝试种植。
廖福荣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有专业的农学基础知识。他介绍,自然生长的野地瓜产量、口感不稳定,且极易发生病虫害。更关键的是,野地瓜和一种名为榕小蜂的授粉蜜蜂是共生关系,通过榕小蜂授粉野地瓜才能更好地结果。但人工防治病虫害时,极容易伤害榕小蜂,导致野地瓜品质差、产量低。因此,人工种植的前提是要维护好这种共生关系。
开始种植时,廖福荣从野外引进了7个品种。同时,他花了2年时间研究野地瓜和榕小蜂的共生关系,实现在人工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不伤害榕小蜂。最终,廖福荣筛选出了2个适合人工种植的品种,在去年尝试大棚种植。
“今年刚开园,亩产不到200斤。算上土地租金、大棚设施等,每亩成本就达4万元,种植成本很高。”廖福荣说,明年野地瓜进入丰产期,预计亩产将达1000斤。
和大棚种植相比,露天种植亩均投资成本较低,但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很难解决,陈春明表示。去年,他种植的野地瓜第一次挂果。
虽然童年记忆光环让不少消费者买单,但记者在各大平台发现,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当前野地瓜售价太高、品质不稳定。
在成都东部新区,简阳市晋氏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晋云亮种植了10亩野地瓜种苗。晋云亮介绍,目前合作社销售的种苗大约覆盖了四川地区200亩的种植基地。自从野地瓜火了后,前来咨询种苗的客户络绎不绝。随着野地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售价高、品质不稳等问题有望逐步改善。(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