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剑阁: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内,每棵古柏拥有专属“健康档案”

7月18日,踏入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翠云街,一条650米长的古柏带苍翠蜿蜒,路边古柏参天,居民漫步其间,谈笑风生。
这幅人树相依的和谐图景,恰如700年前《剑州志》所载:“古柏参天,行者仰视”。而今,这份仰视中更添守护的温度。
2024年,剑阁县在此新建古柏保护示范小区,按照“系统化、专业化、智慧化、法治化、可持续化”的保护思路,着力改善古柏生境,促进人树和谐共生,绘就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新画卷。
古柏因人而茁壮 人因古柏而幸福
傍晚时分,居民张德生的孙子暑假归来,在栈道上奔跑嬉戏,邻居们则聚在一起,在门前古柏下乘凉闲谈。
在居民们的记忆中,古柏是代代相传的时代符号,承载着深厚情感。
过去,剑阁先民形成了保护古柏的民风传统。然而,随着城镇发展,古柏与人类活动的空间矛盾日益突出,这些“活化石”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据了解,剑门关古柏保护示范小区设计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其中绿地5520平方米,分布着51棵一级保护古树,平均树龄超过500年。它们静静伫立,如同饱经沧桑的绿色卫士,默默见证着历史变迁。
“人与古柏应和谐共生,古柏因人而茁壮,人因古柏而幸福。”秉持这一理念,“古柏会客厅”应运而生。在对古柏实施保护复壮、释放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安逸的生活与休憩场所。
“现在保护得真好,管理规范,我们反映的问题都有专人处理。晚上大家结伴散步,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张德生笑容灿烂。
古柏养护常态化 复壮救护全覆盖
自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建设以来,51株古柏均得到了本体保护,包括土壤通透处理、除虫、白蚁防治、生境改善、施肥、复壮穴等措施,以专业技术解决其生长的环境问题。
同时,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文化展示、文娱活动,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温馨社区建设解决人树共生问题,形成古柏群落保护与资源利用融合的示范网络。
小区内还设置了宣传警示牌,既规范公众保护行为,也为居民监督提供依据,潜移默化中提升主动参与保护的意识。
经过一年建设,示范小区成功破解了蜀道翠云廊古柏面临的“树、人、路、房、车、镇、线”等“七重”矛盾。如今,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持续开展日常巡查、设施维护、防火防汛等日常养护,以及补水、植被调整、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养护,并实施施肥、地下环境改良、树体修补等复壮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剑阁县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项目资金6612万元,主要用于濒危衰弱古树复壮救护工作。目前,剑阁县已完成濒危古柏救护884株,衰弱古树复壮1803株,实现濒危古柏救护全覆盖。示范小区实施的51株古柏复壮救护也属于项目内容。
科技赋能强保护 人树共生更和谐
古柏保护示范小区的建设,不仅是一场生态保卫战,更是一次“人树共生”的智慧探索。
建设中,坚持生态修复与个体保护、科技监测与人工巡护、制度建设与依靠群众“三个并重”,综合实施区域土壤改良、植被恢复、自然围栏、部分树体修复、仿生支撑、病虫防治,并建设智慧监控、智慧滴灌、智慧监测三大系统。
步入小区,科技感扑面而来:每棵古柏拥有专属“健康档案”,智慧监测系统24小时追踪土壤温湿度与虫情;太阳能供电的智慧滴灌装置依据实时数据精准补水;探地雷达扫描根系后铺设的架空地板,巧妙解决了透水透气与行人通行的矛盾……
古柏保护示范小区是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工作的缩影。
自2023年以来,剑阁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扎实推进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4年7月25日,剑阁县成功承办全国古树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并被纳入全国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县,翠云廊古柏群亦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李家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