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破解培训机构“跑路焦虑”

成都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预付式消费纠纷

2025年07月23日08:38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成都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预付式消费纠纷

暑期来了,学科类校外培训预付式消费,若遇虚假宣传,学费能否退还?若遇机构“跑路”,退卡退款又该如何处理?若遇培训周期长的项目,商家中途关门又该怎么办?

近日,成都开启“监管护航 预付无忧”预付式消费满意度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规范相关机构经营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即日起,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开设“守护消费安全在行动”专栏,聚焦预付式消费整治、食品安全监管和求职诈骗防范等民生消费热点问题,持续曝光典型案例、追踪治理成效,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专栏首期关注学科类校外培训预付式消费安全。

畅通渠道

细化培训机构分类清单,畅通与12345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等信访平台的诉转直通,在成都发布《民声回音壁》,成都电视台《今晚800》等栏目组开设专题、留言板,收集市民意见建议

信用管理

将出台《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暂定)》,从资质合规性、安全管理、资金监管、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等维度量化评分,推进构建“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培训生态,让消费者安心评价

1/ 治什么?

商家卷款跑路、设置霸王条款等

近年来,学科类校外培训领域预付式消费问题频发,出现商家“卷款跑路”、设置“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今年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助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成都市也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当前正值暑假开启节点,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成都将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付式消费纠纷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行为,强化预收费资金监管,打造“监管护航 预付无忧”消费场景,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具体而言,将依法依规对预收费监管未达要求、隐形变异培训等违规行为从严执法、从重处罚、从快曝光。此外,对于“地下”“换马甲”“以教育咨询之名行学科培训之实”等无证培训机构,要立即停止办学行为,并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置。

2/ 怎么治?

多方面入手规范市场秩序

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从畅通纠纷速解通道、探索实施积分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处理渠道方面,成都将细化培训机构分类清单,畅通与12345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等信访平台的诉转直通,在成都发布《民声回音壁》,成都电视台《今晚800》等栏目组开设专题、留言板,收集市民意见建议;市级层面建立“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提级提速处置纠纷。

培训机构管理方面,成都将出台《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暂定)》,从资质合规性、安全管理、资金监管、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等维度量化评分,推进构建“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培训生态,让消费者安心评价。

宣传引导方面,将在培训机构醒目位置公示收费标准、退费流程、监管账户信息等内容。此外,成都将充分发挥培训协会效能,发出合规经营等倡议书,推动培训行业走向“他律+自律”并行,让消费者省心报名、舒心培训。

3/ 如何付?

“先学后付”余额随时可查可退

这样的预付式消费您是否放心?“扫一扫”充值资金将直接进入监管账户,消费每发生一笔,账户即扣款一笔,商家相应到账一笔,余额可随时查询且支持退款。消费者既能享受充值优惠,又能避免资金因商家经营问题而损失,实现“既能享充值优惠,又可保资金安全”。

记者获悉,如确需参加校外培训,报名和缴费,市民可通过天府通“先学后付”小程序或者“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端”App进行,并向培训机构索要正规发票。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次缴纳培训费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交费时间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缴费不超过5000元。凡是培训从业人员通过微信、支付宝、现金等方式收取培训费及未存入监管账户的,均属违规收费。

同时,要注意查看办学资质。注意培训机构是否在其显著位置公示《办学许可证》,许可证上标明的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此外,也可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查询其备案信息。凡是没有取得办学许可的机构开展培训均为违规培训。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方舟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