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成都热热热 “蒸烤”模式来了

2025年07月21日07:11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热热热 “蒸烤”模式来了

  从7月20日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三伏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以今年为例,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一共30天,是个“普通版”三伏,打破了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

  不少人感觉“三伏天”越来越热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15年仅2020年气温

  未超气候均值

  成都常年三伏天,平均气温为26.1℃。从近65年来气象大数据来看,自2010年来,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三伏天平均气温均高于气候平均值,尤其是2021年(26.6℃)、2022年(28.7℃)、2023年(27.4℃)、2024年(27.3℃)三伏期间平均气温均超过气候平均值。

  对于成都来说,三伏天是一年中高温最集中的时段。以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近10年观测数据为例,有一半的高温日都出现在三伏天,尤其是2015年、2019年、2021年所有高温日都出现在三伏天。

  另外,白天高温频繁导致入夜时的基础气温高,加上湿度大,成都历史同期三伏天期间,平均最低气温都在22℃,热意贯穿全天。

  今年三伏天平均气温

  较常年显著偏高

  今年三伏天(7月20日至8月18日),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显著偏高。其中,中伏和末伏期间,高温天气较常年偏多,有大范围持续高温出现的可能。

  三伏天降水量总体和常年持平,降水过程时空分布不均,大概在初伏的中期、中伏的后期以及末伏的前期,会有比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出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余小红 高萍 部分综合中国天气网、成都气象

  同步播报

  高温催热“避暑经济”

  制冰机销量涨150% 有火锅店单店每日用冰超200公斤

  最近一段时间,成都高温连连。

  面对滚滚热浪,成都不仅用遍布全城的纳凉空间为市民撑起“清凉伞”,也催生出一派热气腾腾的“冷经济”……

  酷热催生的不仅是纳凉需求,更点燃了成都的“避暑经济”。大邑县西湖公园的水面上,皮划艇划出粼粼波光,摩托艇溅起的水花带着凉意——7月上半月,这里的游客量已比6月多了10%,专为亲子家庭设计的水上乐园更是热闹,游客同比增长20%,成了暑期家庭避暑的热门之选。

  在饮品里加几块冰,成了市民对抗高温的“日常仪式”,这股需求直接带火了有制冰功能的家电。在成都京东MALL商场内,带有制冰功能的多款饮水机销量均有增长。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进入7月以来,制冰功能家电的销售量比起开业初,增长超过20%。”京东平台相关工作人员表示,7月至今,京东制冰机在全国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50%。

  消费者对于冰块的需求热度,在餐饮店内同样表现明显。小龙坎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比6月份,成都所有门店用冰量增长30%。蜀大侠成都门店自7月以来,单店每日用冰超200公斤,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在水产品、薄肉、鲜切类菜品保鲜时会使用冰块,这段时间持续高温,我们需要的冰量也随之增加。此外,我们门店自制饮品中,冰块需求量同样增长明显。”

  面对巨大的用冰需求量,成都的制冰厂也开足马力制冰。

  在彭州市三界镇冰源制冰有限公司内,一线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制冰。该公司负责人黄联盟表示,“我们公司现在每天制冰量有40吨,现在正值生产高峰期,比起淡季,产量增长了20%。”黄联盟介绍,目前在厂内的一线员工都是满负荷工作,“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海鲜供应商,天气高温,客户的冰块预订量也非常大。”而在郫都区内的建国制冰厂,一线工作人员也在加班赶订单。该厂负责人介绍,7月以来,厂里的订单量快速增加,“比起6月份,现在的订单量增加了25%,日均冰块产量达到1600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胡谦)

(责编:罗昱、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