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再提速!成都锦江“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到”机制全面升级

2025年07月21日14:59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群众无小事,事事有回声。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入做好服务基层工作,近期,成都市锦江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建设,对“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到”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度优化升级。

据悉,此次升级聚焦运行平台整合、响应范围扩容、呼叫流程精简和处置机制完善四大核心,标志着锦江区在构建高效协同、权责清晰、响应迅速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实战检验

精准呼叫化解安全隐患

当常规行政手段在复杂治理难题前效力不足时,升级后的“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到”机制便显现出其协同破局的独特优势。这一优势在牛市口街道处置电动自行车换电柜安全隐患的案例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据了解,该街道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安全巡查中发现,辖区内17家维修(售卖)电动自行车的商户在室内存放有大量电动车换电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些商户都是位于老旧院落的底商。其中,13家商户无营业执照,4家商户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仅限于维修电动车,并未涵盖电池租赁业务。街道虽多次约谈劝导商户迁移换电柜,但收效甚微。”牛市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为有效推动解决该问题,牛市口街道按照“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到”机制,精准呼叫区消防救援大队、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与区应急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到”,共同召开了专项约谈会。此次会议集中约谈了相关商户负责人,明确指出其室内存放的无合法合规经营手续的换电柜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并现场下达整改指令,要求涉事商户立即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截至目前,专项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部分商户积极响应整改要求,已完全规范处置了无合规手续的换电柜。这是锦江区“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到”机制处理的一个案例缩影,近3年来,锦江区通过该机制已累计处理635件。

平台整合

实现一个平台管流转

此次优化的核心变化之一是运行平台的全面迁移与整合。按照一个平台管流转的原则,锦江区委社会工作部会同锦江区城运中心,将工作平台统一升级至功能更强大、集成度更高的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这一转变旨在深度融合“智慧蓉城”建设成果与“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实现双向赋能。升级后,网格呼叫、事件流转、部门响应、处置反馈等全流程均在区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上闭环运行,真正实现了“一个平台统调、一呼即应、一键转接”,极大提升了事项的流转速度和处置效率。

机制升级

多维驱动治理效能提升

在呼叫环节,呼叫事项的来源不再局限于原有的121项事项目录,扩面至街道所有履职事项清单,街道在基层治理中遇到经研判无法独立解决的难题时,可根据实际需求,直接呼叫单个或多个部门协同处置。同时,全区所有区级职能部门均被纳入响应范围,彻底打破原‘街道呼·部门应’平台仅能呼叫36家区级部门的限制。锦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街道依据其履职事项清单,对于经研判确认无法独立解决且需要部门协同的事项问题,均可依法依规启动“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到”机制,赋予了街道更大的协调主动权。

在处置环节,被呼叫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积极响应,协同街道解决问题,并及时向街道反馈结果。对于逾期未办结的事项,责任单位需向街道说明原因并报区委社会工作部备案;对于经延长办理时限后仍无法解决的复杂疑难问题,将按程序上报区委、区政府研究决策,形成责任闭环。

此外,针对呼叫部门不明确、存在争议或遭遇部门退件等“梗阻”情况,新机制设立了兜底协调机制。针对不同呼叫事项,街道可直接呼叫区委社会工作部或区城运中心介入协调处理,有效破除协同壁垒。

权责明晰

共筑协同联动治理圈

“为提升统筹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区级部门首先要严格落实赋权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其次,街道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精准研判、审慎高效行使呼叫权。”锦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方需加强条块联动、密切协作配合,依法高效履行工作职责,共同推动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

此次“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到”机制的全面升级,是锦江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通过打造更智慧的平台、覆盖更广的响应网络、建立更顺畅的流程和更坚实的兜底保障,该机制将进一步畅通基层问题“吹哨报到”渠道,有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倾,为辖区居民带来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体验。(高昊焜、陈华恒)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