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沐川朱鹮今年繁殖季结束 新一轮野化放飞稳步推进

2025年07月19日08:28 | 来源:川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C视频丨沐川朱鹮今年繁殖季结束 新一轮野化放飞稳步推进

  7月17日,记者从沐川县朱鹮繁育中心(以下简称“繁育中心”)获悉,该中心2025年度朱鹮繁殖工作已告一段落。本繁殖季成功孵化幼鸟13只,目前中心朱鹮种群总数稳定在80只。同时,今年9月计划进行的新一轮野化放飞正在稳步推进中。

  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被誉为“东方宝石”,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每年3月左右,朱鹮进入繁育期。

  据繁育中心工作人员吴永中介绍,今年繁育策略有所调整,更侧重于为未来的野化放归奠定基础。人工孵化的雏鸟度过约40天育雏期、具备一定活动能力后,即被转移至室外的隔离笼网中,而非传统的室内笼舍。

  “与往年不同,我们今年让幼鸟更早进入‘准野化’环境。”吴永中解释道。在隔离笼网中,工作人员主要训练幼鸟自主采食能力。“我们精心挑选体型较小、无外伤的泥鳅投放入水池,让幼鸟自己捕捉觅食,不再依赖人工投喂。后续将视情况逐步添加其他辅料。”他表示,现阶段幼鸟主要进行采食训练,由于当前其体能和飞行能力尚不足,需待羽毛丰满、体重达标及达到亚成体状态后,才能转入下一步飞行和避险能力强化训练。

  隔离笼网紧邻着繁育中心进行野化放飞训练的大笼网。大笼网内,16只羽毛丰满的朱鹮状态十分活跃,它们是今年9月将回归大自然的待放飞个体。“这批朱鹮经过近一年的系统野化训练,包括在不同类型水域自主觅食、长距离飞行及环境适应力锻炼等,已具备野外生存的核心能力,计划放飞至县内合适的湿地环境。”沐川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刘川表示。

  今年5月,沐川成功实施了西南地区首次朱鹮野化放飞,12只由繁育中心饲养的成年朱鹮成功回归自然。

  近两个月监测显示,放飞个体活动范围主要在放飞点10公里半径内。“部分朱鹮表现出‘恋巢’行为,常在中心周边的大树上栖息。”吴永中介绍,工作人员通过其佩戴的北斗追踪器每日监控位置动态,并每隔两天根据定位进行实地巡查,重点观察其精神状态、飞行能力和栖息地利用情况。

  监测发现,野外食物资源仍是主要挑战,对于需要帮助的个体,工作人员会随时准备救助,并视情况少量补充食物,助其度过适应期。(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