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走失孩子同一天回家 四川公安打拐会战让76个离散家庭重聚

认亲活动现场。四川公安供图
人民网成都7月18日电 (李平、崔熙滟)2025年7月17日上午,在四川省公安厅内,当65岁的邓良芳颤抖着将一块寓意“珍惜未来时光”的手表戴在失散37年的小儿子许天明腕上时,跨越近四十载的思念终于落地。这是四川省打拐积案会战特别认亲活动的动人一幕,三个历经漫长离散的家庭在此刻重聚。
三十五年的未竟之愿与迟到的团圆
1990年寒冬,四川南充仪陇县,年仅4岁的孙立明不幸失踪,家人从未放弃寻找。2025年6月,姐姐孙春华带领年迈的父亲采集其血样进行DNA入库。在公安机关的会战期间,民警通过DNA技术,发现其与2021年河北邯郸采集的小军高度吻合。这一跨越35年的相认,终于弥补了孙春华父女的遗憾。
三十七载守望的菜摊母亲
1988年农历四月十二,在绵阳东门大桥附近经营蔬菜生意的邓良芳夫妇,因农忙将两岁多的小儿子许天明交由奶奶照看。不幸的是,孩子在玩耍时被陌生人抱走。此后的37年里,邓良芳夫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邓良芳更是常在孩子丢失的桥头枯坐至深夜,“石阶都被我磨出了凹痕”。漫长的等待在今年迎来转机:2025年5月,在“团圆工作室”胡祥雨警官的帮助下,邓良芳采血入库。凭借DNA技术,最终成功比中了远在杭州的小孟。
“百米误差”酿成的十九年离散
2006年2月,在南方某地打工的詹祝平夫妇带着4岁的儿子詹宇波租住在工地旁。一次买菜时,孩子哭闹不愿前行,詹祝平让其留在离家仅百米、他常玩耍的空地等待,并托老乡传话让妻子陈英出来接孩子。然而传话出现误差,导致妻子误解孩子随丈夫去了菜市场而未去接。短短买菜间隙,孩子不幸丢失。此后的19年里,夫妇俩心如刀绞,母亲陈英每年春节都坚持为儿子备好压岁钱,“19个红包,一个都没落下”。他们曾两次采血入库未果。2025年6月,转机出现:公安机关运用人像比对技术,发现南方某地的小伟与詹宇波高度相似,经DNA复核确认,小伟正是当年丢失的詹宇波。
科技利刃劈开离散迷雾
在现场,办案民警宣读了《失踪人身份确认书》,为三个家庭的团圆提供了法律与科技的双重认证。
据了解,自今年6月启动专项会战以来,四川公安集结最优警力与技术资源,成功找回失踪被拐妇女儿童45人,并帮助17名离家出走人员与亲属重获联系,总计助力76个家庭实现团圆。被拐时间最长的受害者与家人分离已超过46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