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好市”建设破解游商治理难题

人民网成都7月18日电 (记者朱虹、实习生王雨欣)7月17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双流区分享的“双流好市”建设经验,成为此次专项行动中的一个亮点。其中,“化堵为疏、引摊入市”破解游商治理难题的新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市容秩序,更让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有了规范且温暖的归处。
会议现场。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游商占道经营、影响秩序曾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双流区没有采取简单“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转变思路,按照“开门治理、突出重点、节约节俭”原则,创新推出“双流好市”方案。截至今年7月,全区已规划建设11个“好市”,其中6个已建成投用,成效初显。
以今年3月率先运行的“双流好市·龙桥集”为例,周边区域游商相关投诉量从开市前的月均85件降至27件,下降幅度达70%;附近道路拥堵指数下降18%;街面常态化巡查人员从20人减少到4人,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游商有了规范经营场所,街面环境秩序也得到常态保持。
双流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流好市”的成功源于3个“突出”:
突出“归集”,化堵为疏暖人心。针对过去游商“散乱无序、污染环境、挤占车道”等问题,双流区在游商密集和市民投诉多的区域,科学划定“蓝线”管理服务区和“红线”游商归集区,通过统一区域、时段、亮证经营,形成规范有序的“好市”,既满足市民生活便利需求,又根治“三乱”顽疾。
双流好市规划。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突出“服务”,柔性善治促和谐。“好市”建设秉持服务型管理理念,城管执法从“后端处罚”转向“前端服务”,并出台详细建设管理方案。更重要的是,创新构建“政府搭台、镇街推动、社区引导、企业参与、市民监督、摊主自治”的“六位一体”协同机制,赋予游商“城市管理合伙人”新身份,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规范经营、志愿服务,共同维护环境。
突出“生态”,长效常治显温情。为确保“好市”长久惠民,双流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党组织深度参与,推行“街长轮值管家制”,由摊主轮流担任街长管家,负责卫生、秩序、调解等日常事务,鼓励商户化身“城市监督管理员”参与志愿服务。同时,每个市集预留约10%的公益摊位,免费或低价提供给辖区困难人群和特殊人群使用,让“好市”既规范又充满人情味和公益性。
“游商归集区”。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双流好市”并非简单的集市搬迁,而是在市委“净优亮美”部署下,对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进行的一次资源整合与制度创新,它规范了秩序,守护了烟火,更温暖了人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