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的金融守护 工行成都分行“大蒜贷”浇灌“红七星”茁壮成长

在温江葱郁的田野间,被誉为地标珍宝的“红七星”大蒜长势喜人。深耕本地市场的工行成都分行辖属温江支行敏锐地捕捉到丰收背后的隐忧:大蒜种植户们普遍面临着季节性强、投入集中、融资渠道窄的资金难题。抵押物不足、传统贷款流程长,让许多踏实肯干的蒜农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的关键节点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洞察即行动!工行成都温江支行没有等待,而是主动将目光投向了温江区农业农村局。带着前期深入本地大蒜主产村镇、走访大蒜协会和种植基地收集的一手资料和初步构想,支行团队叩开了农业农村局的大门。
“温江的‘红七星’是块金字招牌,蒜农的资金痛点就是我们的发力点。我们希望能为这个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一个金融解决方案。”支行负责人表达了明确的合作意愿和创新决心。在随后的日子里,工行成都温江支行在工行成都分行的指导下,全力推动贷款项目落地:主动与农业农村局农耕科、产业科进行多轮深入沟通,汇报调研情况,探讨可行方案;主导并联合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再次深入田间地头和蒜农、合作社、村集体恳谈,精确测算资金需求周期和规模。
基于扎实调研,工行团队主导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大蒜贷”,并在农业农村局的指导支持下,于2025年4月末成功完成审批。该普惠贷款产品覆盖个人、合作社、村集体及公司等产业链主体,整体额度3000万元,单户最高可贷300万元,完全满足蒜农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需求。该产品利率优、放款快,手续便捷,贷款方式灵活,切实降低融资成本,破解了“抵押难”的核心障碍,惠及“三农”。
产品方案甫一落地,工行成都温江支行客户经理便主动上门向蒜农和种植大会推介“大蒜贷”,5月25日,首笔“大蒜贷”67万元资金顺利投放至本地一位种植大户手中,标志着这项由工行主动谋划、主导推动的特色普惠金融创新成功在温江“红七星”的土壤里扎下了根!
“真没想到工行服务这么主动!客户经理上门讲解,手续便捷,利息还低,这笔钱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获得首笔贷款的种植户感慨。这“首”笔落地,不仅是在普惠场景化创新上的“首”次重大突破,更是工行服务下沉、主动对接地方特色产业需求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仅是一笔贷款,更是工行主动构建与大蒜产业链客户在结算、融资等全方位合作关系的起点。
“大蒜贷”的成功破局,源于工行成都分行对区域经济的深刻理解和主动服务的担当精神。温江区农业农村局在此过程中给予了宝贵的政策指导和资源对接支持,共同谱写了政银合作服务“三农”的新篇章。
面向未来,该行将继续扮演“主动者”的角色。他们的团队已经开始行动: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和大蒜协会,共同梳理出目标客户名单,然后一家家上门走访,开展批量化的金融服务。
同时,工行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大蒜产业的整个链条上。从蒜农在田间的种植,到仓储库里的保管,再到加工车间的生产,最后到市场的销售流通,在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延伸服务触角,力求为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方案。
更重要的是,“大蒜贷”模式的成功让工行成都分行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辖属温江支行正着手总结提炼这套经验,准备将其作为样板,主动探索服务其他特色农产品的新路径,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多元的创新产品,持续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澎湃的金融动能,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展现更大的作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