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修到厂门口 四川物流成本一年节省二亿元

●到2025年,一批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有较大提升,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
●去年四川共有10个项目被纳入国家重点铁路专用线项目清单。此外,四川还制定了省级层面的滚动清单,目前各地申报纳入清单的项目达到18个
【政策要点】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提出,开工建设一批铁路专用线,推动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有较大提升,长江干流主要港口进港铁路运行能力不断提升。降低铁路专用线造价,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铁路专用线共建共享共用。
【算算总账】
7月13日,达州市麻柳镇站。拉着海外铁矿、省外煤炭、攀枝花钒钛的不同班次火车更换车头后,沿达州东部经开区铁路专用线,驶向1.39公里外的方大达钢新厂区。去年12月下旬,这条铁路专用线投入运营,当月即满负荷运行。方大达钢相关负责人测算,铁路专用线进厂区让企业物流成本一年节省2亿元。 钱是怎么节省出来的?火车还将开进四川哪些园区和企业?记者就此对相关企业和发改部门进行了采访。
铁路专用线省钱高效还环保
方大达钢新厂区在当地被称作新达钢,历时多年由达州城区迁至麻柳镇。由于钢铁行业对物流需求大,新达钢规划建设之初,就统筹考虑了货物运输问题。 我国的铁路货运量在总货运量中的占比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铁路的“最后一公里”建设不够。这也是新达钢面临的问题。
从原料进厂的路径看,企业在海外购买的铁矿石等以江海联运方式运抵重庆万州新田港、在省内外购买的煤炭及钒钛等通过火车运至达州站后,仍需数十辆货车转运才能送至新达钢。这个过程不仅耗时,汽车在运输中还可能“跑冒滴漏”,破坏环境和道路。如何用铁路把新田港、达州站与新达钢连接起来?麻柳镇站成为关键。
麻柳镇站至新达钢的铁路专用线,新建到发线4条、贯通线1条、道岔46组,包括专用铁路走行线在内总铺轨长度20.2公里,预算总投资16.32亿元。“我们在建设中优化了设计方案,最终投资控制在14.8亿元以内。”达州钢铁搬迁项目指挥部铁路项目部经理周吉成说,项目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开通运营,创造了相应体量铁路专用线最快开通纪录。
周吉成算了一笔账。货物从万州新田港到厂区,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每吨物流费用少25.42元;攀西的矿通过铁路直发厂区,比铁路运到达州后再转公路运输每吨节省20.41元。同样,省外的洗精煤“铁路直达”比多式联运每吨节省21.40元。“这段铁路专用线近期年货运总量980万吨,测算下来,一年就能节约运费2亿元;随着新厂区扩能扩产,年货运总量还会进一步提升,省钱效应更加显著。”此外,新达钢内设3套翻车机系统,火车开到作业区后以车厢为单位进行自动化翻车卸货,可实现4节车厢同时翻卸,大大提高效率。
目前,平均每天有5到7列火车通过铁路专用线进厂,多的时候11列左右。周吉成预测,铁路专用线远期年货物吞吐量将提升至1400万吨。
铁路专用线建设进入加速期
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程度高、运输速度快、运输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为加快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省政府办公厅于去年底印发通知,要求加快推动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出到2025年,一批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有较大提升,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
“四川铁路专用线建设正迎来推进力度最大、进度最快的阶段。”省发展改革委铁路机场综合处处长陈玥说,去年四川共有10个项目被纳入国家重点铁路专用线项目清单。此外,四川还制定了省级层面的滚动清单,目前各地申报纳入清单的项目达到18个。
最新政策明确,对国家重大项目清单中的铁路专用线项目,以及省重大项目用地清单中单独选址的铁路专用线项目用地所需计划指标做到应保尽保,其他铁路专用线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由省市统筹调配,极大调动了项目申报的积极性。
陈玥表示,建设里程短、见效快、经济性强的项目优先纳入清单。其中,有政府平台公司投资的铁路专用线,把铁路修到工厂门口;也有企业投资的专用线,如川投集团天明二期燃煤发电项目铁路专用线、东锅氢能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工程等。
在项目核准批复方面,接轨站所属铁路企业在受理铁路专用线接轨申请后,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接轨方案研究,研究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企业出具书面接轨意见。省发展改革委提前介入,主动提供咨询服务,正式受理铁路专用线核准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事项审查。
政策还明确,铁路专用线项目核准批复公开透明,省级清单可进可出,迟迟不见进展的项目将启动退出机制,条件成熟的项目也可按程序评估后新增纳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守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