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院“铁道尖兵”实践团:三维模式探索可复制的为老服务新范式

7月7日至14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铁道尖兵桑榆暖心社会实践团”以“青春承党志 党旗映桑榆”为主题,依托校企共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深入四川康合养老服务有限公司5个院区,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常态服务”三维模式,开展了一场深度融入、富有成效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党旗领航,铸魂赋能,筑牢服务根基。实践团将党建课堂搬进养老院,打造特色“六个一”专项行动,实现思想引领与实践服务深度融合:一次重温初心强使命。师生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内化于心,筑牢服务初心。一堂移动党课传薪火。青年围坐老英雄身旁,聆听烽火岁月中的信仰故事,完成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筑牢青年信仰根基。一组红色文化润心田。开展红歌联唱、党史知识趣味竞答,在激昂旋律与互动问答中激发爱党爱国情怀,深化理论认同。一段银龄对话汲智慧。深度访谈10余位党龄超50年的老党员,记录“活历史”的人生故事与坚定信念,将其转化为生动思政教材。一场健康促进暖身心。针对老人需求,现场教学易学有效的《老年拍打操》和《手指活力操》,覆盖超300位长者,广受欢迎。一份精准调研明需求。通过深度访谈,建立重点老人个性化服务档案,形成动态“需求清单”,为“一人一策”或“一群一策”精准服务提供导航和长效依据。
专业赋能,匠心助老,凸显建院特色。实践团充分发挥铁道工程专业优势与校企资源,打造“党建+专业”特色服务:健康守护精细化。持急救证书的志愿者协助医护巡诊、测量血压、进行用药安全提醒;具备工程思维的志愿者观察记录适老化设施,提出安全性、便捷性改进建议。知识科普趣味化。除开展绘画剪纸活动外,志愿者向老人生动讲解隧道、轨道构造原理,使其在互动中感受国家基建成就与科技魅力。需求转化长效化。用心倾听记录长者在饮食起居、文娱活动、设施改造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为校企基地后续优化服务提供宝贵一手资料。
机制深化,常态长效,绘就幸福图景。本次暑期集中服务是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推动常态化为老服务的生动实践:体系化构建。已逐步形成“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假期有集中”的常态化、项目化服务体系,如“银龄踏春”、“巧手制香包”、“双节同庆”生日会、建党节活动等。内涵式升级。服务从基础生活陪伴、文娱活动,向结合专业特色的“健康促进”、“智慧适老体验”等“技术助老”领域深化拓展。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学子以党建为“根”、专业为“翼”、真情为“桥”,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党旗映照下,青春与银发共舞,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享”的和谐画卷正徐徐铺展。其探索的“三维模式”及标准化、专业化、长效化服务路径,为高校组织涉老社会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四川建院经验”。(刘丽、彭峰、杨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