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眉山市彭山区:闻“汛”而动 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2025年07月16日14:3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江口街道防汛应急人员排查隐患。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江口街道防汛应急人员排查隐患。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入夏以来,眉山市彭山区遭受罕见极端天气的袭击,降雨量刷新历史极值。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引发城区内涝、树木倒伏、道路塌方等一系列次生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场与暴雨洪水的较量中,彭山区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以“三链协同”机制为有力抓手,成功守护全区安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防汛答卷。

快速响应链:全域联动,争分夺秒

区防汛指挥部迅速反应,即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同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区应急局与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紧密协作,建立起“1小时滚动研判+3小时动态调度”的应急机制。指挥调度层面,全面推行“三同步”模式。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成立前线指挥部,区级领导分别包保重点区域,严格落实“三带头”工作机制,带头驻守隐患点、转移高风险群众、协调物资调配。区应急局迅速联动公安、消防、交通等多部门,实现救援力量前置、物资前置,确保应急预案迅速激活,救援行动得以高效有序开展。为保证信息及时、准确传递,通过应急广播、短信平台等渠道,向全区精准推送预警信息23000余条,真正做到预警无死角。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网格员等对符合“三个避让”的30余群众开展“敲门行动”,并派出区级工作组逐一核查。暴雨期间,累计上报险情300余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抢险救援链:精准出击,及时处置

灾情就是命令,雨势还没有减弱,抢险救援工作便全面铺开。在城市内涝“清淤战”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组织5支党员应急分队,带领500余名环卫工人对城区展开突击清理。采用“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仅用4小时就恢复了城区主干道通行,使城市交通迅速恢复畅通。在交通动脉“抢通战”中,交警大队于G245国道等12处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志48处,及时拖移受困车辆23辆。交通运输局组建党员突击队,彻夜奋战,清理树木倾倒、道路垮塌等险情80余处,修复隔离护栏500米,有力保障了交通生命线的畅通。区林业园林中心紧急处置倒伏行道树38株,并设置警戒桶10处,有效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在能源保障“保卫战”中,以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主力,集结100余名抢修人员迅速奔赴故障点,重点开展电杆基础特巡和低洼地带电设备特护,为群众送去光明和安心。

党群连心链:众志成城,共克困难

区、镇(街道)及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严格贯彻“查危旧房屋、查地质灾害点、查河道行洪”的“三查三报”要求,紧急转移群众200余人,排查地质灾害点8处、危旧房屋90余户、河道6条,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在临时安置点,党员干部化身“四员”,为受灾群众提供“五心服务”。作为信息员,实时更新、报送灾情信息、人员情况等台账;成为炊事员,每日按时供应三餐及饮用水;充当安全员,设置各类警示标识;担任心理疏导员,为受灾群众开展心理干预,让受灾群众感受到温暖。同时,全力推进道路修复、环境整治、隐患清零工作,3日内便完成12处塌方路段抢修,清运垃圾300余吨,恢复公园景观7处,排查整改低洼管网隐患3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焦国辉)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