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暑假有“趣”处 “公益带娃”解民忧

人民网 赵祖乐
2025年07月13日09:44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2025年“香愿有你·暑期托管”服务正式启动,涵盖全区30余个暑期托管点位、上千个托位,为中小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心理关爱等一系列丰富优质的暑期托管服务,让孩子假期有好去处,让家长放心。

全域覆盖 公益托管化解“看护难”

“我和丈夫在新都打拼多年,每年暑假都是我们最头疼的时候。家里没老人,我俩都要上班,实在没时间和精力照看。现在社区办起了暑托班,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家住成都市新都区新都街道的刘女士说。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充实、快乐的暑假,新都区整合资源,通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区9个镇(街道)的公益托管网络。在多方协作下,服务深入基层,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托管服务。

大丰街道暑托班点位,大学生志愿者与学生合影。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大丰街道暑托班点位,大学生志愿者与学生合影。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在区级层面,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总工会、团区委形成合力,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之家、职工之家等场地资源,打造标准化托管示范点,变“分散资源””为“服务拳头”。

在镇(街道)层面,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制定方案、调配资金和志愿者资源,规范服务标准;各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资源,实现托管服务全域覆盖。在村(社区)层面,区委社会工作部依托新都区志愿者联合会为村(社区)导入志愿者支持、提供指导,村(社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等自有阵地,将托管服务精准送到居民家门口,打造个性化“公益托管班”。

目前,新都区已布局37个托管服务点位,开设120余个班次,惠及上千户家庭,形成了“区级统筹示范、镇(街道)全面落地、村(社区)个性服务”的多元协同服务模式。

“多部门攥指成拳,才能让公益托管真正提质扩面。”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暑期托管服务,突破了单一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限,从区级资源聚合到镇(街道)精准落地,再到村(社区)个性服务,各具特色的花式托管,有“新意”更有心意,让孩子们快乐“暑”不尽。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满意的暑期选择,更探索出一条“部门联动、纵向拓展、全域覆盖、公益运营”的公共服务创新路径。

课程丰富 “成长型”托管不负所“托”

书香传家,新繁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里亲子共读《费氏家训》,感悟世代相传的家风智慧;刀笔生花,三河街道花园社区的孩子们专注雕刻木版年画,触摸非遗技艺的文化脉搏;鼓点飞扬,大丰街道“社区第一站”里跃动着非洲手鼓的欢快节奏……这些生动场景,是新都区推动公益暑托服务从“看护型”向“成长型”转变的缩影。

暑期托管课业辅导。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暑期托管课业辅导。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据了解,新都区创新打造“1+N”课程体系。其中,“1”指定制化课业辅导,由学科教师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解决学习疑难;“N”则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品德培育、智力启发、体能锻炼、审美熏陶、劳动实践五大类特色课程。各点位充分结合在地文化优势和社区资源,融入非遗、书法、绘画、国学、中医、职业体验、体育健身等多元化内容。

为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拓宽视野,部分点位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实践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教育资源,推出“行走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阵地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作用,更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真正做到不负所“托”。

志愿聚力 专业服务温暖相伴

走进新都街道泰兴文化站,绵阳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志愿者宾仕文正在为孩子们讲授心理辅导课程。“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托管点位的需求,没想到平台精准匹配到了符合条件的专业志愿者。”这样高效精准的对接,得益于托管班建立的“点单式”志愿服务机制。​

暑假托管班开展盘子作画特色课程。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暑假托管班开展盘子作画特色课程。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这一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充分链接志愿服务资源,“线上线下”并进,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助力解决村(社区)托管资金、专业力量有限的问题。由镇(街道)、村(社区)根据辖区内暑期托管的实际需求“点单”,区委社会工作部接到需求后主动“接单”,并协同团区委、新都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推进“配单”工作。早在暑托班开班前一个月,筹备工作就已经启动,广泛招募了上百名志愿者,通过报名竞岗、审核定岗、因需配岗的方式,精选出60余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骨干,有力充实了暑期托管人力保障。

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热心的社区骨干、身怀特长的专业人士——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因一份关爱儿童、服务社区的热忱汇聚一堂。再根据各托管点的课程特色和孩子们的不同年龄兴趣,与志愿者的专业特长细致匹配:擅长讲故事的退休教师走进红色教育课堂,有工程背景的志愿者带领科技探索活动,书画、舞蹈特长的志愿者则点亮艺术天地。

为确保服务专业规范,开班前,志愿者们接受了涵盖安全管理、儿童心理、应急处理、沟通技巧等内容的系统岗前培训,推动托管服务从“能托管”向“托得好”,让“有心”的奉献更添“有力”的支撑。

“很荣幸参与这次暑期托管志愿服务。这不仅能让孩子快乐、家长安心,也是我深入社会、服务基层的宝贵实践机会。希望能用所学知识陪伴孩子们度过充实快乐的暑假。”志愿者、四川农业大学学生罗棵说。

如今,60余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已深入城乡各托管点位,用热情与专业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暑期成长陪伴。这份安心与幸福,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答卷的动人注脚。新都区“香愿有你·暑期托管”以全域公益网络解家庭之忧,多元课程点亮假期,专业志愿传递温情,让成长关爱深入香城新都的“千家万户”。

未来,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耕“香愿有你·暑期托管”服务品牌,优化模式、提升质效,让暑托从“解民忧”变为“暖民心”的长效工程,让孩子绽放笑脸,让每个家庭感受香城暖心温度。

(责编:罗昱、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