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用完便扔的小票根,如何撬动成都消费?

2025年07月10日07:08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用完便扔的小票根,如何撬动大消费?

不懂就问

经 济 热 点 一 线 探 访

问题

●拿着演唱会门票、体育赛事参赛凭证,真的可以在成都享受专属优惠吗?

回答

●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

●商家主动打通“最后一公里”,聚焦乐迷痛点,通过将大巴车直接开到演唱会场馆外接驳观众等形式拉动消费

●成都不少区(市、县)推出“跟着演唱会来旅行”优惠活动,游客凭演唱会门票可享受多重福利

结论

票根经济不仅直接引流,更推动企业主动思考,打开票根联动更多消费场景的思路

票根经济的价值在于串联多元场景,持票群体消费目的明确、带动性强,能将观赛、观演需求自然延伸至餐饮住宿

演唱会门票、体育赛事参赛凭证,以往可能用完便扔,如今在成都却成了享受专属折扣的“通行证”。

最近,成都出台“票根经济”优惠清单(第一批),清单覆盖成都世运会、成都马拉松、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赛事,张学友、袁娅维等演唱会以及成都车展等活动。凭相关票根,消费者可在龙抄手、海底捞等100多家餐饮店,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热门景区以及30余家酒店享受专属优惠。

那么,真的可以享受优惠吗?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春熙路商圈的盘飧市体验,凭借2025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参赛短信,150元的餐费轻松省下8元。

“政府推出的票根优惠活动很有意义。”成都市饮食公司企划部部长罗晏子表示,旗下龙抄手、钟水饺、陈麻婆豆腐等所有老字号门店均已参与。她认为,票根经济不仅直接引流,更推动企业主动思考,打开票根联动更多消费场景的思路。

政策利好,但消费端感知度较弱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共举办演出超过2万场、同比增长67.1%。在众多演出中,音乐演出达5810余场,票房收入约16.93亿元、同比增长27.71%,整体带动消费达63.5亿元……演艺市场火爆,激发了地方政府对演艺活动的热情。

去年底,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成都市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举办前2天至后2天期间,观众可凭演出门票实名免费参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免预约参观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博物馆、成都市广都博物馆。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人对政策的知晓度不高。罗晏子坦言,目前票根优惠活动在消费端感知度较弱,“比如演唱会现场没有提示,看完演唱会票根可能就扔了。”

好政策如何精准触达消费者?成都东部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局商务博览处相关负责人李亚辉表示,下一步将借鉴消费券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在参与门店张贴醒目标识。他更希望以市场化行为,把氛围带动起来,“前期如果通过政府干预太多的话,反而把大家限制在了一个框架里面。”

串联多元场景,票根变“蓉城通”

已有商家主动打通“最后一公里”。海底捞成为“演唱会+餐饮”的创新实践者——将大巴车直接开到演唱会场馆外接驳观众,票根还能享受相关优惠。

“场馆通常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打车难。”海底捞四川大区营销主管赵心怡告诉记者,这一服务切中乐迷痛点,效果显著,“十个勤天”成都演唱会期间,海底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营业额同比激增近20%,两天派出70多辆大巴;陶喆演唱会当天,龙泉吾悦广场单店客流超3000人次,夜间翻台率达2.4。

住哪里,对异地看演出的乐迷来说,是抢到票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成都恒鼎世纪酒店(大运会体育中心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完善服务,这家酒店也推出免费接送服务,演出散场后,大巴车会在场馆外等待客人。

秉持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不少乐迷会来一次短途旅行。记者发现,成都不少区(市、县)推出“跟着演唱会来旅行”优惠活动,如龙泉驿区的活动覆盖“吃穿住行”等方面,游客凭演唱会门票可享受合作酒店优惠入住、指定餐厅菜品折扣等多重福利。

“一票畅玩”政策,给乐迷带来“巴适”体验,该如何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生态?“我们要做得更高级,让消费者感觉被宠爱。”罗晏子表示,商家可在合理利润下主动让利。李亚辉则指出,票根经济的价值在于串联多元场景,“持票群体消费目的明确、带动性强,能将观赛、观演需求自然延伸至餐饮住宿。”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票根经济相关消费规模同比增长58%。当废弃票根变身为连接多元消费的“万能钥匙”,其撬动消费的“魔力”,才刚刚开始释放。(李菲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 黄潇 曹凘源)

(责编:罗昱、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