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民意渠道 遂宁蓬溪深化全民共治

日前,遂宁市蓬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座谈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户代表、摊贩市民围坐一堂,聚焦“中农联市场外摆规范”这一具体问题,畅所欲言。
这,并非一次性的协商,而是遂宁市蓬溪县探索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的一个生动切面。
共商共治:一街一策,让“金点子”落地生根
“一街一策”精细化管理模式正在蓬溪全面铺开。日前,针对中农联市场外摆难题,蓬溪县综合执法局牵头组织物业与商户面对面座谈。
城管执法大队大队长李建兵对中农联外摆情况进行介绍,副大队长裴幼陶详细解读规范方案。商户们不再是被动管理者,而是积极献策者。“能否划分特定区域和时间段?”“外摆隔离带怎样做到既美观又实用?”一条条建议被认真记录。此类座谈会成为蓬溪连接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制度性桥梁,推动城市管理从“单向约束”走向“双向奔赴”,为长效治理奠定信任基石。
数字赋能:“扫码说话”开启民意直通“加速度”
当传统沟通渠道遇上数字浪潮,蓬溪的解题思路令人眼前一亮——“我给城管说两句”微信小程序应运而生。县城区50多个重点场所悄然立起醒目的二维码立牌,商户举手之劳,“扫一扫”即可发声。后台专人实时监控、分拣信息,辖区中队闻讯而动、实地核查,形成“指尖提诉—快速响应—现场核实”的高效闭环。
上线以来,聚焦“油烟扰民”“便民点不足”“私搭乱建”等问题的20余条有效建议浮出水面。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违建顽疾,执法部门重拳出击,依法拆除普安大道沿线菜棚、奎阁广场等地违章搭建30余处。数字赋能,让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敏锐,响应更迅捷。
双轨并行:“城管信箱”兜起“沉默的声音”
在数字快车道上疾驰的同时,蓬溪并未遗忘那些被“数字鸿沟”阻隔的人群。各社区悄然挂起的“城管信箱”,成为线下民意的重要收纳站。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进城售卖农产品的乡村摊贩,只需手写一纸建议投入信箱,声音便能直达管理部门。线上小程序与线下信箱双轨并行,编织起一张疏而不漏的民意收集网,确保城市治理的温度覆盖每一群体,无人掉队。
联动攻坚:从民声到民生难题的“破冰行动”
收集民意只是起点,解决问题方见真章。蓬溪建立起由局领导牵头的专题研判机制,针对小程序与信箱汇集的共性难题,召集相关股室、中队负责人“集中会诊”。针对便民服务点短缺的呼声,新点位规划选址正在紧锣密鼓论证;面对油烟扰民问题,督促商家安装油烟净化器,增加清洗频次已成常态;违建整治专项行动更以可见成效回应群众期待。每一个民意的落地,都诠释着“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庄严承诺。
蓬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共商共治”座谈会凝聚共识,以“扫码说话”小程序打破时空壁垒,以“城管信箱”守护线下温度——三条民意通道并驾齐驱,让城市治理的根基深植于最广大市民的沃土之中。
蓬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系统总结、持续深化这一“全民城管”模式,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蓬溪特色、可持续、可推广的宝贵经验。(陈洪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