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叙州:泷门小区“办证难”破局记

业主在市民中心领取不动产权证书。谢陈供图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拿到房产证了!叙州区综治中心这次真是给力!”7月4日,宜宾市叙州区泷门小区一位业主在市民中心领取到该小区首本不动产权证书时激动不已。这标志着困扰小区多年的“办证难”问题在政府多部门协同攻坚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本房产证,承载着数百户家庭的安居梦。泷门小区“办证难”是典型的历史遗留问题:开发商税费欠缴、部分资料遗失,导致“审批链”断裂;而部门间“审批互为前置”的固有流程,更让问题陷入“业主投诉-程序梗阻-问题搁置”的恶性循环。
这类问题在新旧小区中并不罕见,但叙州区综治中心没有选择绕道走,而是主动解决问题困难。
高位统筹一抓到底,区委政法委将住建、税务等10余个部门的“串联审批”改为“并联攻坚”,梳理出税费补缴、资料完善、维修资金补缴等6大堵点,形成《责任清单》逐项攻坚。针对税费争议,提出“承诺制+分期补缴”,获市不动产中心大力支持,一举打破僵局。技术赋能数据跑腿,区住建局开通线上预审通道,业主扫码上传材料,后台多部门同步核验;区综治中心线下设立“办证专窗”,联合多部门办公,打造“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平台,审批时效较常规流程提升80%。贴近服务沟通顺畅。建立“泷门办证”微信群,经办人员每日更新进度,律师、自规、住建专家在线答疑、讲解政策,手把手指导材料准备,切实消除业主顾虑,主动支持配合工作。
一场60天的破局行动,折射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泷门案例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一小区之困,更在于探索出三条普适性经验:以协商办理机制打破审批僵局,对非关键材料采用“先办后补”,避免小问题引发大矛盾;依托技术赋能,实现快捷化办理、透明化沟通,推动业主从“抱怨者”转变为“协办者”;60天倒逼出的“泷门速度”,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升级。
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从层层审批到一站通办,这一案例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宜宾市叙州区将把这一模式推广至更多小区,让更多群众早日拿到“安心证”。(谢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