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推进市场改造攻坚 让群众拎上幸福的“菜篮子”

“干净、敞亮,摊位整齐分区。”6月26日9时,在新开的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街道草堂寺便民市场,居民刘燕10分钟就买到满满一篮子菜。她感叹,告别了脏乱差的买菜环境,买菜又快又舒心。
市场经营户宋大明也感触颇深,在街巷树下卖了十多年菜,现在搬进市场,不再日晒雨淋,顾客也更加集中,总算告别了“打游击”的日子。
今年5月前,海棠街道的兴发街、洙泗塘巷和草堂寺巷露天摊点散乱占道、污水堆积、人车混行。5月中旬,设有168个摊位的草堂寺便民市场投用,市场内功能分区标识醒目,水电、通风、排水设施完善,商户全部入驻。周边2万余名居民有了整洁的新“菜篮子”。
变化得益于揭榜挂帅项目——“四公一农”(公园、公厕、公交站、公共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的全面启动。
建立揭榜挂帅攻坚机制,是乐山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的重要措施。该市围绕工业产业、文旅融合、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建立50余个揭榜挂帅项目,市县领导挂帅,抽调一批年轻干部、专业干部参与集中攻坚。
以“四公一农”建设推进为例,该市构建“领导挂帅+专班统筹+部门协同”作战体系,对确定项目实施全周期包抓管理;组建“四公一农”工作专班,以月为单位拉快项目建设开工、实施、结算、投运进度,按计划攻克临时农贸市场搬迁、城市驿站建设等难题。
市中区“四公一农”专班负责人、茅桥镇党委书记程极坦言,区内49个项目由专班统筹调度,责任到岗、进度到天,最大变化是部门联动性更强、问题解决效率更高。
此外,乐山建立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将办公点搬到项目现场、群众家中,聆听群众声音、尊重民意诉求。“片区包干+坝坝问需”是一大特色。在市中区,36名片长深入主城区45个社区,通过坝坝会方式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并进行集中讨论、公开解答,推动民生诉求直通即办。针对主城区多点位买菜难、买菜远等问题,乐山专门编制《乐山市主城区55个农贸市场“一场一策”问题清单》,充分挖掘棚改等城市边角,精准解决民生需求问题。
乐山精准施策推进市场改造攻坚,实施“启用便民市场、取缔占道经营、优化民生服务”三步走策略。目前,乐山46个农贸市场实现旧貌换新颜,新增10个新建市场,群众的“菜篮子”更加干净清爽。(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艺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