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学生扎堆“摘镜” 专家提醒: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

暑期来临,北京同仁医院迎来学生“摘镜”高峰。屈光手术科主任翟长斌表示,近视手术虽能帮助部分人群摆脱眼镜“束缚”,但并非适合所有近视人群,术后仍需科学用眼。
昨天上午,北京同仁医院屈光手术科验光室前排起长队,五六十名患者和家属在走廊等候检查。门诊内,刚满18岁的高三毕业生小林戴着厚厚的镜片,显得有些焦急。“我想趁着暑假做手术摘掉眼镜,这样会显得眼睛更大,以后化妆也更方便。”她向翟长斌表达了自己的“爱美”诉求。翟长斌仔细查看了她的眼底报告,最终给出建议:“你的近视度数虽然稳定,但没有特殊职业需求,还是建议优先选择框架眼镜。”
翟长斌介绍,近期就诊患者以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为主,像小林这样因爱美、运动方便等个人需求希望手术的患者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因报考专业对裸眼视力有硬性要求而选择手术。“18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稳定、年增长不超过50度,以及有明确职业需求者,可考虑进行近视手术。”翟长斌说,近视手术是医疗行为而非“美容项目”,患者需经专业评估后理性选择。框架眼镜安全便捷,且可随度数变化随时更换,仍然是大多数近视人群的首选矫正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近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手术只是矫正手段,不是根治方法。”翟长斌解释,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可长期保持稳定视力,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因术后持续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近视反弹。“有些学生做完手术后,继续熬夜学习、长时间玩手机,这样很容易导致视力回退。”他提醒,术后仍需遵循“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向20英尺(约6米)外远眺20秒,并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暑期来临之际,翟长斌特别提醒家长和学生重视近视防控。每天保证至少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发生。对于已经近视的学生,要科学配镜并定期复查度数变化;对于考虑暑期做屈光手术的学生,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经专业评估后再做决定,术后坚持科学用眼。(记者柴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