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五议工作法”激活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日常生活的基础场域,是社会利益的连接点、社会矛盾的交汇点,也是社会工作的着力点。在成都市锦江区所辖的76个社区中,有小区(院落)1206个,其中老旧小区(院落)占比超70%。为统筹协调好安全隐患消除、居住条件改善、低效资源释放、运管模式重塑等多方关系,锦江区有效结合人民建议征集和协商议事活动,依托“议事会”“培训会”“坝坝会”,探索形成“居民提议说需求、社区审议出意见、民主商议谋思路、协同决议抓落实、大众评议看实效”全链条协商工作法,推动老旧小区实现洗净“面子”、更新“里子”、擦亮“路子”,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活能人自治密码,先治理再改造解决群众参与之难
锦江区东湖街道河滨社区河滨佳苑小区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属府南河整治拆迁安置小区,共有居民252户,其中租住户占比达36%。作为一个有三十年历史的老旧院落,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建筑物老化、外立面墙体脱落等安全隐患,小区绿化少、公共空间少、机动车停车难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居民。
2024年,河滨佳苑开启院落改造工作,面对改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因方案分歧、施工噪音、空间占用等引发的邻里矛盾,院落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罗嬢工作室”这一院落特色调解平台,线上设立热线电话、建立微信沟通群,线下组织召开“议事会”“培训会”“坝坝会”等,同步配备专职协调员,以拉家常的方式讲政策、说情理、听诉求,及时化纷解争,确保院落改造顺利推进。
如今,改造后的院落活动室焕然一新,银发调解队、爱心敲门组等志愿服务队伍活跃;非机动车库经过智能化改造,充电桩、监控设备一应俱全,机动车位增至60个,让居民停车更便捷安心;新建的公共卫生间采用无障碍设计,既方便又卫生。与此同时,小区内新增文化休闲长廊,对原有花台进行艺术化改造,还栽种了三角梅等观赏植物。
搭建多维议事平台,变清单为销单做好民生关键小事
翡翠城社区翡翠城一期(林语湖畔)小区建成已有20余年,其单元电梯因使用年限长、运行频率高、核心部件劳损,易造成冲层、蹲底、溜车等安全事故。今年2月,12栋3单元的电梯被责令停梯后,业主纷纷表达质疑,“到底爬楼还要多久?”“如果电梯大修,何时能完成?”“如果无法大修,那咋个解决,还是继续熬着等直至该电梯坏到能符合以旧换新要求?”。
为帮助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翡翠城社区按照“居民提议、社区审议、民主商议、协同决议、大众评议”五议工作法,在社区党委指导下,组织网格党支部、业委会成员、院落事务监督促进小组、物业公司、业主代表等,围绕电梯更新改造共商焕新方案。并注重加强小区舆论引导,强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意识,引导大家依法合理表达诉求。
“作为街道首个申请到政府一次性15万元以旧换新补贴电梯的单元,业主们由群情激奋到表达感谢,并纷纷表示愿意配合做好电梯更新改造工作。”东湖街道翡翠城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陈开茂高兴地说,“我们还完整梳理了申请审批的25个流程、55个步骤,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模式,为后续小区两批次12部电梯的更新改造打好了基础。”
无论是小区改造还是电梯更新,党建引领有力、协商议事有果、多元共治有效的实践探索,正是锦江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在不断提升居民自治能力水平过程中,勾勒出一幅幅共建共享的幸福图景。(李建华、孙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