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资阳安岳金龙村凭“四把钥匙”解锁文明密码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2025年07月04日14:1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金龙村景色。兴隆镇供图
金龙村景色。兴隆镇供图

日前,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发布,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兴隆镇金龙村榜上有名。近年来,该村用四把“金钥匙”解锁乡风文明密码,推动村庄焕发新活力,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四好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

第一把钥匙:红色“润”村 筑牢文明乡风之根

金龙村位于兴隆镇大成山脚下,站在大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解放初期的剿匪故事,如今仍是村民口口相传的精神火种。

金龙村的文明乡风,从“红色基因”里汲取第一养分。依托这段历史,金龙村拍摄纪录片《大成山英魂》,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文明实践大院2个、“三红”展示室等红色阵地5个。

如今,这些阵地成了“活课堂”,累计接待各类党性教育活动300余次,服务党员群众5000余人次,群众参与基层宣讲、文体活动覆盖面达95%以上,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

红色阵地旁,农家书屋书香弥漫。金龙村大力重塑耕读文化,忙时耕作、闲时读书,农家书屋常年开放,36场“全民阅读”活动成为村民的精神食粮,红色基因与耕读文化交织,悄然涵养着淳朴乡风。

第二把钥匙:自治“管”人 夯实文明乡风之基

村民自治组织在金龙村发挥着重要作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五老”调解会由村民推选贤能组成,在村民自治的新风尚下,有效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推动2起历史遗留问题有力化解,引导群众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行为40余次。

积分制是金龙村撬动自治活力的“巧杠杆”。从环境卫生到婚丧简办,从爱国爱党到邻里互助,村规民约被提炼成朗朗上口的“四字诀”,并细化为积分制评分细则。500余户家庭持有积分存折,加减分一目了然。

积分成为道德标尺,积分靠前的家庭每月公示,“最美院落长”“好儿媳”等100位先进典型在年末表彰中脱颖而出,300多户家庭已兑换积分奖励,村民参与热情高涨。

第三把钥匙:宣讲“入”心 唱响文明乡风之声

“饭碗要装中国粮,耕地红线不能忘。”夏日的傍晚,金龙村7组的“红色大院”坐满了人,宣讲员正用快板生动讲述“三农”政策,政策“大白话”伴着笑语飞入村民心坎。

板凳搬到哪里,“家常”就唠到哪里。金龙村将“院落”作为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在7个组设立22个院落,从当地优秀党员、乡贤、志愿者和“五老”等能人中选出22名“院落长”挂牌上岗。理论宣讲、红色影院、院坝阅读会等活动在“红色大院”与各个院落中积极开展,真正做到声音向下传、群众听得进。

品牌由此诞生——金龙村“院落有声·宣讲有味”理论微宣讲文明实践项目以“红色大院”和“院落长制”为基础,让文明新风建设的“好声音”传得更远、更深。该项目获评2024年资阳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其生动实践成为资阳“理论进万家”极具代表性的生动缩影。

第四把钥匙:内外兼修 塑好文明乡风之形

穿行村庄,目之所及皆是风景:村域硬化道路蜿蜒,行道树吐露新绿,旧房改造焕发新颜;“雪亮工程”与“慧眼工程”守护安宁,基础设施“六网”建设深入推进,村貌“五化”建设全面完成。

基础设施不断升级,绿色发展理念也在持续培育。通过“召开一次动员会、开展一次政策宣讲、组织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等措施,整合各方力量,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还结合“积分制”“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让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风貌整治等行动。

此外,在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金龙村因户施策、有序推进乡村“微景观”建设,小菜园、小围栏等“微景观”依户打造,进一步实现庭院美、居室美、村庄美,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韵味。

文明乡风正劲吹,美丽乡村气象新。如今的金龙村,闭门造车少了,院落联结活了;陈规陋习少了,新风正气多了;邻里矛盾少了,互帮互助多了;脏乱差污少了,村容村貌美了……一少一变间,是文明乡风密码的解锁,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金龙实践”的生动诠释。(潘政吉)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