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聚焦“四川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办实事工作”系列报道(五)
一线调研行|线上听民声、线下解民忧 四川自贡变群众所盼为群众所赞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做好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办理工作的批示要求,在省政府办公厅、省信访局的指导下,即日起,人民网四川频道深入自贡、攀枝花、绵阳、内江、南充、达州等市(州)实地调研采访,推出“人民网聚焦‘四川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办实事工作’系列报道”,通过“书记谈感悟”“市长话实践”“一线调研行”“数说‘办帮解’”等内容呈现,全面展现各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办实事工作的实践和成果。敬请关注!
夜幕降临,四川自贡釜溪河畔,两岸灯火璀璨,河水光影浮动。毛家坝大桥一侧,30米高的巨型灯组——“生命之树”傲然矗立,极具张力的造型在灯光映衬下更显神秘。
“生命之树”原为第27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核心灯组,当年,它以颠覆传统形象亮相,惊艳游客,刷屏朋友圈。
“生命之树”灯组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自贡文旅投供图
从灯会上的C位灯组到融入绿水青山,永久成为装点城市夜色的“网红” 打卡点,这一改变得益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一条网民留言。据自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接到群众留言建议后,觉得很有参考价值,经过分析研讨,落实方案,促成留言落地成真。
从“键对键”到“心贴心”,从“有地说”到“有人办”,数据显示,近5年,自贡市共办理群众留言8000余件,按期办结率达100%,满意率逐年提升至2024年的93.06%,居全省第三位。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共性问题连片办
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
电梯平稳,路面崭新,适老设施一应俱全。经过改造后的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道青杠林社区广厦苑小区让人眼前一亮。“到处都干干净净的,也没有坏井盖和路灯了。”70岁的邹婆婆欣喜地说。
经过更新改造后的广厦苑小区加装了电梯、增加了停车位,小区设施更为完备,居民居住更为舒心。人民网记者 郭莹摄
旧貌新颜,源自一场“量体裁衣”的改造。广厦苑小区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居民老龄化严重。随着时间推移,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老年居民“爬楼难”“怕摔跤”,生活出行遇到阻碍。
2024年,在自贡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贡井区将广厦苑小区纳入重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党委和改造工作组深入楼栋,通过 “坝坝会”、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倾听诉求,最终将困难一一解决。
加装的电梯让小区老年人出行更便利。人民网记者 郭莹摄
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离不开社情民意收集。“在处理人民网‘领导留言版’留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群众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分领域梳理群众反映集中、问题突出、具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找准找实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找准整治切口。最终,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推动共性问题一揽子解决。
改造后的广厦苑小区设施更为齐备,居民生活更为舒适。人民网记者 郭莹摄
将服务群众、解决诉求落到实处,不止体现在老旧社区改造当中。“宝宝快滑下来啰!” 在贡井区西城湿地口袋公园,园内欢声笑语不断,儿童游玩区的一架滑梯上,2岁的童童从高处滑下,径直落入母亲怀抱,“咯咯咯”“哈哈哈”,母女两人笑声交汇,快乐弥漫。
西城湿地口袋公园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民网记者 郭莹摄
西城湿地口袋公园是一个地处城郊的微缩公园,公园内栈道蜿蜒、草木葱茏、天光云影、鱼虾游弋。园内“动”“静”结合:一期设休闲广场、文化景观廊、运动健身场地及设施、儿童游玩区,二期增登山步道、动感球场,市民可观赏美景,也可挥洒汗水。
公园内纳凉区域,老人和儿童各得其乐。人民网记者 郭莹摄
“我们开始规模性打造家门口的生态公园,同样源于群众在线上提出的诉求。”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自贡市新建口袋公园、邮票绿地262个,“让‘推窗见绿、下楼亲水’成为居民日常,是我们通过走好网上群众工作路线,把群众家门口的事办到位的具体体现。”他说。
个性问题迅速办
第一时间回应网民关切
“我是鸿山天宸的业主,孩子幼儿园的校车需要公交车站才能停靠,门口公交车站路程较远还需穿过马路,下雨时出行不便也不安全,请问什么时候开通接驳公交线,方便接送小孩坐校车?”2024年10月,一位网民在“领导留言板”提出诉求,第一时间得到了当地交通部门的处理。“接件后,我们将其认定为投诉求助类复杂件,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据自贡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联合公交公司,对网民反映的问题实地走访调查,并第一时间向留言网民知会现有线路信息,最终,结合实际制定了合理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计划。
创新举措,优化机制。“我们建立起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咨询建议5个工作日内回应、投诉求助10个工作日内办结’的要求。”据自贡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健全“三色预警”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红黄蓝三色分级响应制度,即红色标注涉及安全稳定的加急件(24小时内响应)、黄色标注投诉求助类复杂件(10个工作日内办结)、蓝色标注咨询建议常规件(5个工作日内回应),由专人督促承办单位分类加快办理,直至办结。
“小龙巴”网约定制公交便利市民出行。自贡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当地还通过建立与群众电话沟通机制,认真耐心细致地宣传解释有关政策、主动通报群众关注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情况、积极反馈留言办理进展情况、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不断提升办理质效。自贡市定期梳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群众留言反映的高频问题,形成分析报告,为政策调整提供了依据。
以交通运输领域为例,通过对群众留言梳理分析,2024年,自贡市交通运输领域针对性地开展了公交服务提质增效、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道路客运市场整治“三大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市域公交方面,优化公交线路14条,改造公交候车亭12座,创新开行“小龙巴”网约定制公交,实现公交卡网上充值、挂失、年审等服务;农村公路方面,当地新改建农村公路422公里,新增657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9个乡镇通三级公路,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
“分类办理”“接诉即办”“答复专审”。近年来,自贡市坚持把办好网上留言作为践行党的网上群众路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重要途径,建立了从受理、交办、办理到审核、反馈、回访的闭环工作机制,形成了线上听民声、线下解民忧的群众工作机制,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实现了基层治理与群众意愿的双向奔赴。
据自贡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专项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他们突出“建、联、督”三个环节做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
首先,落实了分类办理机制。按咨询类、建议类、诉求即办类、诉求缓办类四种类别对网民留言实行分类办理,对咨询留言按照政策法规快速准确解答,对建议类留言认真研究论证、合理吸纳,对符合政策应及时办理的迅速解决,对暂不具备办理条件的做好宣传解释并跟踪督办。
其次,建立了“接诉即办”机制。落实首接首办责任,牵头部门“当天甄别、当天转交”,责任单位“当天接收、当天联系留言群众”,政策咨询、建议类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诉、求助类留言缩短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压缩投诉、求助类留言办理时间33%;并由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专岗专职负责留言接收、分类、交办、督办事项,确保留言“日清周结月报”。
另外,建立起答复专审机制。留言办理答复意见实行先审核审签再公开答复,按照县、市、省领导信箱留言层级分别由区(县)信访局分管同志、市信访局分管同志审签,逐级负责、层层把关,杜绝敷衍回复、“神回复”,确保留言办理质量。
“近年来,我切身感受到办好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群众留言,本质上就是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实践中关键是要畅通渠道,重点是要解决问题。”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石钢介绍,下一步,自贡将坚持把办好网民留言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切入点,继续加强统筹、优化办理、强化督查督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在诉求办理中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