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建引领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共同体”系列报道(一百二十六)
医心护航 多学科联动托起生命曙光

近日,甘孜州新龙县医共体总院的儿科病房被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一名陪护两岁女儿住院的34岁孕妇突发羊水破裂,即将临盆。值班医护人员紧急联系妇产科,经检查发现孕妇宫口已开全,阴道内甚至能触及胎儿手掌 ,床旁超声证实产妇为双胎横位,而孕龄仅有30周左右,这是一个复杂的“梗阻性难产”,必须马上采取剖宫产手术,否则母婴三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但此时医务人员始终无法联系上产妇家属,“生命至上,我来签字手术,你们放心开展工作!”新龙县医共体总院党支部书记李凯说道。两岁的住院患儿被安顿在儿科护士站看护,产妇被紧急送到手术室。
县医共体总院积极启动院级应急预案,一支由宜宾市医疗人才“组团式”“传帮带”帮扶工作队专家团队与本院技术骨干组建的多学科救治团队迅速联动展开救治,剖宫产手术由妇产科副主任向多雯和宜宾帮扶专家李强配合进行,手术麻醉由帮扶专家丁洋把关,新生儿科帮扶专家王秋霜负责拟定术后新生儿抢救方案,并备好一切抢救设备及用品,在手术台旁随时待命,输血科做好用血准备……一场生命的保卫战迅速拉开帷幕。
经过妇产科专家团队密切协作与科学处置下,产妇成功跨越了生产难关,但两名新生儿的救治关才刚刚开始;因为没有足月和产道挤压原因,女婴体重仅有1.170kg,男婴体重仅有1.800kg,两位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窒息。帮扶专家王秋霜立即为新生儿实施清理呼吸道、拍足刺激、吸氧、气管插管、球囊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待情况稳定后,立即将新生儿转移至暖箱中,为情况稍差的男婴使用呼吸机支持,并给予抗感染、营养供给等治疗;同时,儿科护理人员严密监测病情,精心呵护,以专业与温情守护新生生命。
几个小时后,产妇的家属终于赶到,看见转危为安的产妇,暖箱里的两个新生命,他对着医护人员连声道谢:“是您们给了我们家庭第二次生命,扎西德勒。”
如今,距离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已经过去了数天。产妇的身体已逐步恢复,双胞胎病情因后续救治需要,已转往上一级医院继续治疗。在了解到产妇家庭的特殊情况后,宜宾市医疗人才“组团式”“传帮带”帮扶工作队队长、县人民医院院长(挂职)徐英带领帮扶专家们自发捐赠衣物、用品及爱心捐款2000余元,以人文关怀缓解患者的家庭经济压力,践行“传帮带”中的情感纽带。
在海拔3000米的雪域高原,宜宾市医疗人才“组团式”“传帮带”帮扶工作队专家们与新龙县医共体总院医护人员用专业与担当书写了“生命至上”的答卷,从紧急剖宫产的“黄金营救”到新生儿复苏的“精准施治”,这场救援不仅打破了“梗阻性难产”的致命威胁,托起了双胞胎的生命曙光,更见证了医疗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多学科协作机制如同精密运转的生命齿轮,而长效帮扶体系恰似持续供热的暖箱,让新龙医疗的救治能力在实战中不断淬炼升级。(许振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