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以监督执纪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 |
纪委干部在明松茶厂开展回访工作。徐昕供图 |
近日,宜宾高县明松茶厂门口满载鲜叶的车辆络绎不绝、进出有序,茶农老张利落地从三轮车上卸下茶叶,笑着对厂长王明松说:“现在路顺通了,可以直接把茶叶给你拖进来,再也不用像之前一样排队等了!”
一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这条路虽然修到了茶厂门口,却因为路口设置的路障过于狭窄,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剐蹭。“大车不敢进,小车怕刮花,茶农拉货来卖,十次有八次得蹭掉点漆。”王明松回忆道,每逢采茶旺季,茶厂一天要收近2万斤鲜叶,可因为路障阻碍,车子只能一辆一辆缓慢进出,茶农们常常在厂外排起长队。“因为这个路障,我们的时间成本增加了,鲜叶又娇贵,耽搁久了品质下降,我们急得直跺脚!”如今路障拆除后,茶农们再也不用排队苦等,鲜叶从采摘到进厂的时间 缩短了一半以上。“现在茶农们都说,来我们这儿卖茶,又快又省心!”王明松笑着说道。
从“行路难”到畅通无阻,这一转变源于2024年底的一次走访。据罗场镇纪委书记汤梦霞介绍,2025年初罗场镇纪委收到县纪委监委交办的营商环境问题清单:明松茶厂入厂道路因征拆户长期设置障碍,严重影响企业生产运输。收到问题后,罗场镇纪委赓即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摸清了症结,原来矛盾源于被征拆户与茶厂负责人王明松的土地置换分歧。“既要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也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纪委将协调任务交办给熟悉双方当事人的村干部。最后,通过4轮入户调解,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入厂路的使用权为共同使用,并约定不再设置障碍影响彼此的出行和生产,自此后,困扰企业多年的产业发展“堵心路”彻底畅通。
该问题的解决并非个例,在高县,纪检监察干部都有本特别的“护企日记”。近年来,为进一步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精准发现市场主体发展过程的“中梗阻”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纪检监察力量,在全县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2024年,县纪委监委组建6个调研小分队,对全县13个镇90家企业、30名“两代表一委员”及货车司机、流动商贩、便民服务中心办事人员等特定人群90余人开展全覆盖走访,重点针对涉企政务服务、执法检查、要素保障等六大方面,嵌入式摸底形成专项报告、问题清单和监督重点清单,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相关派驻机构点对点跟进督办。同时,高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联合县行非局设立5个“营商环境观察站”,聘用10名“营商环境观察员”,围绕政策享受、要素保障、监管执法、行政效能等方面,为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建言献策,贯通协同深化营商环境监督,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已收集企业反映问题 135 个,推动问题整改 81 个,从中发现问题线索 3 件,立案 2 件 2 人。
“这不仅仅是帮我们打通了一条路,更是给我们送来了发展的信心。”站在热火朝天生产的车间里面,王明松算起了“幸福账”:道路畅通后,茶厂每天在鲜叶收购环节节省了至少1小时,售卖干茶的运输成本每年可节约5万元。而更让他暖心的是,镇纪委最近又来回访,还送来《惠企政策汇编》和《廉情连心卡》。
高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执法监管、纾困政策落实等重点,深化运用“室组地企”联动监督,加强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各类监督协同联动,实现情况互通、信息共享、成果共用,设立涉企问题线索处置“绿色通道”,建好专门台账,实行清单管理、集中研判、分类处置、交办督办、限期办结、对账销号等制度,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效,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徐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