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多措并举 提升护林员队伍巡护能力

5月14日,在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拣银岩村,护林员吕有拣正如往常一样,对辖区内的林地开展护林巡查工作。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的人越来越少。”吕有拣说,“我们护林员还会不定期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在工作中,我们一定会以专业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森林保护工作中。”
“完善网格化管护体系,开展护林员能力提升”是林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以林长制为抓手,通过筑牢根基、科技赋能、机制创新三措施,进一步提升护林员队伍“基本素质、知识运用、协作联动”巡护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为不断强化护林员队伍建设,昭化区始终坚持“严格选拔+动态管理”构建专业化队伍,优先选拔录用熟悉地形、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的本地脱贫户,确保“人选对”“且好用”;并采取“理论+实战”双轮驱动模式,上岗前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等专题业务培训,工作中实时推送林业政策、技术指南,确保知识更新“不掉线”。
同时,昭化区还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关键节点,组织模拟火情扑救、违法现场处置等实战演练,让护林员在“真场景”中练就“硬本领”。
科技赋能提效率。在昭化区各镇村,熟练运用“监测即报护林员”APP、无人机等设施设备已经成为护林员的必备技能。
“APP 实现了巡护轨迹可追溯、问题上报即时化,大幅提高了巡护效率。” 吕有拣告诉笔者,通过操作无人机开展高空巡查,结合进山口人车智能抓拍视频监控,团队构建了“空天地” 一体化监测网络,大幅提升了林区烟火事件、损毁林地行为的发现率;同时,积极参与病虫害 “飞防、烟防” 作业,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责任区灾害发生。
技术的加持不仅减轻了护林员的工作强度,更让隐患无所遁形,森林火情、森林病虫危害等预警响应时间大大缩短,林业违法案件发生率持续下降。
创新机制求实效。昭化区还通过“网格化责任田”制度,将全区林地划分为若干责任区,明确护林员“包片到人”,不断激发护林员工作主动性;充分发挥护林员“林业宣传员”作用,开展跨界联合巡护,形成“护林员带头、群众响应参与”的共治格局,全民护林意识显著提升,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红利反哺乡村振兴。如今,昭化区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人民群众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绿色幸福指数明显提升。(邹星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