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花路”上新
岷江百合、石海椒等乡土植物将首次应用于城市绿化带
2025年05月13日08:04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原标题:成都“花路”上新
现在的成都街头姹紫嫣红,天竺葵、毛地黄、美女樱、矮牵牛等多种花卉植物都迎来盛花期,天府广场、人民南路、天府大道被一簇簇、一束束热烈的花团“占领”。
绿化带中还有惊喜!记者近日从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获悉,除了城市常见的绿地花卉之外,成都街头绿地还迎来了一批“新住户”——首次应用于成都市城市绿化带的岷江百合、石海椒以及即将种植的中国凤仙、臭牡丹、棣棠……这些来自乡土的绿意,即将绽放城市街头。
岷江百合原生长于岷江上游流域,在当地被称为“喇叭花”。这种四川乡土植物,曾在20世纪初由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引入欧洲,经园艺改良后成为点缀西方庭院的经典品种。如今,经过成都本土科研团队多年的引种、驯化、扩繁,岷江百合终于应用于城市绿地景观的打造中,预计5月底、6月份迎来花期。
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科科长万圣杰介绍,岷江百合耐寒、耐盐碱、对光照不挑剔,抗病虫害能力也强。“岷江百合极具特色,能绽放出洁白色花朵。”万圣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特色植物的培育,丰富大众的审美体验,提升园艺景观的艺术表现力,打造更具层次感的花卉景观。”
此外,乡土植物石海椒也即将落地成都城市绿化带。作为典型的乡土植物,石海椒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海拔550米至2300米的林下,其生长迅速、萌蘖性强、耐修剪,且株型飘逸优美、花色明艳、花期长。
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乡土植物的保护与创新。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带领下,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搭建“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孵化乡土特色花卉植物创新性科研成果,推广乡土特色花卉植物在成都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