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夜空起歌声,快乐唱给星星听

这个“五一”,既是休息假期,也是出游佳期。天府之国,美丽无比,魅力无已;成都景点,人潮湍急,远客云集。这几天,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就连音乐会也是扎堆“出行”。成都郊区的一场音乐会,就开到了美丽芬芳的庄稼大田里。
天府农博园超大屏幕展示音乐会实况。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成都新津区里,天府农博园内,灿烂星空之下,星河广场之上,“大田星空音乐会”夜夜有约。凉风习习,夜色温柔,歌声回荡,笑意盈眸。农博园几个巨大的半圆形屏幕,实时展现着音乐会的盛况,游客观众如醉如痴。
会场里还有美食夜市,带给人们“舌尖上的农博味道”。美味香融进了田野里的芳草清香,夜生活助力了夜经济的自然生长。
音乐会现场人气爆棚,歌声如潮。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音浪如潮,荧光似海,天地之间仿佛一个巨大的秀场,大家尽情享受音乐。空气中传来的是自然的草木气息,没有半点城市里的别样气味。大好时光,暂别城市,进驻乡间,嗅得到菜花的幽香,觉得到花开的力量,看得到灵活的鸟影,听得到大田的蛙鸣。当此之时,人们瞬间领悟“养天地正气,享人间乐土”的美好境界。
夜来花香飘满空,梦里依稀数星星。这个地方,既远离了新津城,更远离了成都市,却离人们的内心更近、梦想更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句,在这里有更好的理解;“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识,在这里有更深的感受。
跟着音乐的指引,去往舞台的方向。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千亩花田与巨幅荧屏相遇,民谣声浪融进虫声唧唧……今年“五一”假期,天府农博园的“大田星空音乐会”,以“自然野趣+科技艺术”的双重节奏,打造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田园即舞台,天空为穹顶,构筑起城乡融合的文旅新场景。
音符随风起舞,琴声漫过田野,一场场千人大合唱,演绎气势如虹。人们在浪漫和激动中,享受一场音乐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为期5天的活动中,音乐疗愈主题夜节目广受欢迎。它通过“时间的河流”“大地情书”“爱的多重奏”三大主题,让参与者在音乐中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观众还可以登台献唱,参与互动游戏,真正成为音乐会的主角。
天府农博园起宏图,希望的田野美如画。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荷苗儿童剧演出、藏在花田里的艺术装置、各种“新津式”的地道美食……游客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可领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田园之美,在希望的田野上探秘一个个童话梦想。
在星空之下抒怀,在花海芬芳里合唱,在田野间感受天地壮美,心灵在风景和音乐中得到治愈与放松。游客来此,得到释放与修整的身心,焕发更强的活力和精神,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明天的生活。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乡村耍一回。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据悉,天府农博园正在通过文化IP赋能农业,以千亩油菜田为自然背景,以音乐会为媒介,构建“田园牧歌式”生活场景,推动城市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传统农业向体验经济、创意经济转型。
这次活动期间,园区及周边的农产品、文创产品以及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产业链也被全面激活,实现了“一场活动带活一片区域”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满架蔷薇一院香,莫负“五一”好时光。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这种“农业景观化、景观产业化”的思路,让农田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体验、休闲、文化等多功能延伸,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纵向拓展。“带动目标群体选择乡村作为度假目的地,城乡消费互动将显著增强,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将进一步打破。”一位文旅工作者表示。
夜空下灯光璀璨,游客们开心玩耍。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乡村不仅是诗意的栖居地,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诗意的乡村不仅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更有科技赋能的现代活力、文旅融合的文化魅力、绿色发展的生态张力。这些力量合在一起,就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凝聚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