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成都青白江,何以“青”如许?

2025年04月30日11:33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芳菲四月,漫步成都青白江区长流河公园,河水清波荡漾,两岸绿草如茵,白鹭掠过水面,晨跑的市民沿着步道挥洒汗水。不远处,工业遗址艺术装置与生态景观相映成趣,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标。

这样的生态场景,在青白江并不鲜见。截至2024年,该区森林覆盖率达33.96%,建成区绿化率达47.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三项指标均居成都前列。

凤凰湖公园。青白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青白江,何以“青”如许?

据悉,青白江区以成都市“十四五”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为纲,锚定“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定位,将绿地系统与公园建设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品质生活区”目标,构建“南依毗河、北依田园”的环城郊野游憩带,塑造“青山白水映江枫”的生态基底。

百花齐放春满园,青白江以系列举措,助推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

绿道为脉,公园为核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绿道与公园,承载着多元场景的活力动脉,涵养着城市发展的“精气神”。

生活场景方面,长流河公园依托川化厂工业遗址焕新,新增滨水露营区、智慧健身区,年举办非遗展演、音乐节等活动超百场,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会客厅”;新建的凤凰湖国家级标准体育公园、大同红光国家级标准体育公园以及大弯红峰省级标准体育公园等,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休闲娱乐选择;壹心里生境花园、川化润嘉幼园旁小游园,凤凰西五路小游园等“金角银边”场景营造,处处可见其匠心独运。

市民李女士感慨道:“现在的绿道就像一条‘生态项链’,串起了健身、遛娃、喝咖啡的日常,连买菜都能顺路完成。”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居民们心中的“小确幸”,体现了城市发展速度与人文温度相互观照的“大民生”。

大同红光体育公园儿童极限运动区。青白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产业赋能方面,青白江以“五绿润城”行动为引领,依托陆港绿道形成的“产业+生态”走廊,亚蓉欧国家馆集群与中欧班列枢纽联动发展,构建起“智能仓储+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的临港产业链,同步配套新能源充电桩、共享驿站等设施,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双向赋能。

此外,以城厢古镇、福洪乡村为代表的川西林盘文化区,都通过相应的设施建设、景观打造实现“留人留形留神韵”,也助推旅游从“流量”到“留量”转变,福洪镇就通过引入农商文旅体产业,带动片区经济增长15%。

生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城市发展在保持生态本底的同时,培育出绿色经济新增长点。

创新机制,群策群力 打造生态管理“新范式”

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如何实现长效治理?青白江以“共建共治共享”破题,探索出一套“群众参与+制度护航+智慧赋能”的治理组合拳。

依托“坝坝会”“线上议事”等平台,青白江创新推行“一户三票”工作法——通过“一户一票问需求、问项目、问效果”,精准对接居民诉求。

以住宅绿地为切入口,青白江贯彻落实《成都市住宅小区绿化管理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方案》和《成都市住宅小区绿化管理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合规指南》文件精神,有效提升住宅小区绿化管理水平,推进解决小区绿化管理突出矛盾,助推改革发展。

“以前小区绿化带杂草丛生,现在有专业团队定期养护,还能通过手机App提交建议,确实方便多了。”润嘉花园小区王阿姨的话道出居民心声。

据了解,青白江已安装21类AI和物联感知系统、拓展车棚热感应预警,智能水表等智慧应用场景50个,实现人技吹哨、分流办理、居民评价事件全流程闭环处置。2023年以来,已处置网格实践5.6万余条,上报事件办结率达99.45%,群众满意率100%。

生态为笔,书写“国际化青白江”新答卷

“青白江不仅是‘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更将是公园城市的诗意样本。”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青白江区计划新种植乔木2800株,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决策部署,塑造与高质量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产业园区空间形态和生态环境,实现“园园共生、道道相连”,为人城境业和谐共生提供坚实保障。

如今的青白江,正围绕天府绿道“结网成链”、城市公园“增量提质”、街区绿道“增花添彩”三大行动,以“一带一路”物流枢纽为纽带,书写着一座老工业基地向国际化公园城市蜕变的绿色答卷。(戴建伟)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