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赋能・匠心致远”
成都龙泉驿区庆“五一”工匠慰问暨“龙泉驿工匠学院”交流活动举行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龙泉驿区高质量发展凝聚人才力量,4月28日下午,成都市龙泉驿区总工会、区人社局组织开展“聚智赋能・匠心致远”——龙泉驿区庆“五一”工匠慰问暨“龙泉驿工匠学院”交流活动,邀请全区各级工匠代表、驻区企业代表、驻区高校代表、“龙泉驿工匠学院”教师及学员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新篇,共绘奋进蓝图。
工匠学院成果展,三年耕耘结硕果
活动伊始,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部副部长杨林作“龙泉驿工匠学院”工作汇报。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全方位展现工匠学院在课程体系搭建、师资队伍建设、政校企共创模式、产业人才输送等方面的丰硕成果。2023年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通过构建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持续创新推动“龙泉驿工匠学院”建设,优化培训班次安排,丰富提升职工技能培训内容,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能人才支撑。
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和职工技能提升需求,开展无人机驾驶员、工业机器人、电工、心理咨询、民宿管家、应急救护、互联网营销、养老护理、西式面点等职工职业技能公益培训14期,获职工群众高频点赞。培训工种涵盖低空经济、先进制造、公共安全、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多行业,为企业先后输送500余名专业技能人才。邀请38位行业顶尖专家与能工巧匠加入教师队伍,他们将实践经验与专业理论知识相融合,为职工传授最前沿的技术与工艺。与82家驻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搭建实践锻炼与就业发展的广阔平台,组织开展企业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汽车维修工技能提升培训等活动11场,279名班组长顺利结业,累计培训职工900余人次。
不少学员已在各自岗位上崭露头角,成为技术骨干与创新先锋,也有学员在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从失业登记到破格晋升,从技术小白到创业达人,从无人机驾驶员技术培训到电工基础工艺提升,每一次实践都精准对接区域产业脉搏,为龙泉驿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助推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行。
同心同向话发展,凝聚共识谱新篇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仁杰分享自己扎根一线、钻研技术的成长历程,鼓励青年工匠要坚守匠心、勇于创新。各级工匠代表们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成长经历与感悟,讲述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数年如一日地钻研技术、攻克难题,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工匠的历程,言语中透露出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坚守与深刻诠释,以及继续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驻区企业、高校代表则围绕如何加强政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共同培育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企业代表们表示希望通过深度合作,进一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企业输送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能人才。高校代表们则分享各自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与经验,表达希望与学院携手共进,加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的诚挚愿望。
龙泉驿工匠学院教师代表分享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教学方法创新经验。学员代表则讲述在学院学习的收获与成长,以及回到工作岗位后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事例,同时也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希望学院能够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现场讨论热烈,大家从不同角度为龙泉驿区产业升级、人才培育建言献策,在思维碰撞中凝聚起推动龙泉驿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共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暖心慰问显关怀,节日礼赞致匠心
活动最后,龙泉驿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李阳向参与活动的工匠代表送上鲜花和慰问品并致以节日问候,对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龙泉驿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你们是龙泉驿区发展的宝贵财富,希望大家继续发挥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为区域发展再立新功。”一句句暖心话语,传递着党委政府以及工会组织对一线产业工人、工匠的深切关怀,也激励着工匠们坚守初心、匠心筑梦。工匠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岗位、精益求精,以实际行动为龙泉驿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聚智赋能・匠心致远”龙泉驿区庆“五一”工匠慰问暨“龙泉驿工匠学院”交流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是对“龙泉驿工匠学院”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为各方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良好平台。未来,龙泉驿区总工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工匠学院建设,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服务保障,让工匠技能人才在龙泉驿区这片产业沃土上竞相涌现、茁壮成长。(周玉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