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全民自治筑基 凉山共筑无毒长城

人民网 彭茜
2025年04月28日18:3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2022年2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在为期3年的创建工作中,凉山州坚持“党管禁毒”“铁腕肃毒”,把禁毒作为“党政重要、政法首要、公安中心”工作,建立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禁毒”和“政法公安专门力量与各部门全社会联动禁毒”等工作机制,禁毒工作纳入党政绩效、领导政绩考核和州委督办重大事项,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同部署、同推进,紧紧围绕“控势稳局”和“善治除根”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凉山特色的毒品治理之路。

今年3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局联合人民网四川频道开展凉山州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媒体行活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参与活动人员走进凉山州盐源县、昭觉县、布拖县、西昌市等地,一线调研当地禁毒工作的亮点做法,推出系列报道。

在凉山州,禁毒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的协奏曲。从高山彝寨到城镇社区,自治的智慧撬动传统力量,家支的纽带凝聚万人同心。这里,每一户村民都是一道防线,每一句乡音都是一首号角,每一双手臂都是一副盾牌。

众志成城同守净土,禁毒工作是凉山州全民参与的协同战。依托源自彝族 “家支文化” 的自治智慧,构建起 “支部 + 协会 + 德古 + 家支 + 互助小组” 五合一治理网络。村民自发签订 “十户联保” 协议,德古将禁毒条款融入传统乡约,形成 “一户涉毒、多方联管” 的自觉监督机制,激活社区协作的 “神经末梢”。非遗文化更成为禁毒利器,毕摩在祭祀中加入拒毒祷词,民间乐团用彝语禁毒歌曲、“阿都高腔” 传唱防毒知识,让拒毒意识深植民族文化血脉。

基层巾帼力量同步崛起,2015 年成立的 “妈妈禁毒队” 从最初的零星身影发展至全凉山州 2377支队伍,59425人。她们以家庭为阵地,通过达体舞、双语快板、彝绣 “禁毒香囊” 等形式走村入户,甚至以七天蹲守山坳的执着劝返迷途亲人,用柔情与坚韧织就温情防线。这种 “自治筑基、文化浸润、全民共筑” 的模式,让凉山州在禁毒战场上凝聚起千门万户的合力,印证了 “禁毒没有旁观者,人人皆是防线” 的治理信念。

(责编:罗昱、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