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邛崃: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谱写邛崃双拥新篇

中共邛崃市委书记 刘刚
2025年04月28日15:4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为深入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会议精神,展现四川各地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人民网四川频道共同开设“书记话双拥”栏目,特邀地方党政领导畅谈双拥工作的创新举措和丰硕成果。

邛崃,一座革命薪火之城,是红军长征经过成都境内唯一建立区、乡、村三级苏维埃政权的地方,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工农红军的革命先烈就同邛崃儿女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熔铸了民拥军、军爱民的精神烙印。

时节如流,初心如磐。近年来,64万邛崃人民将传承、开拓、创新、奉献融入双拥各项工作中,市委市政府与驻邛部队甘苦与共、相互支持,厚植鱼水深情,推动波澜壮阔的长征精神不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7次蝉联四川省双拥模范城,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情系双拥、倾心谋划,夯实工作之基

玉溪泱泱,薪火永续。邛崃有着与人民军队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有着优良的双拥传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支持部队建设的政治责任。制度化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各司其职,68个部门、19支驻军部队共同参与,形成了共抓共管的工作闭环。目标化压紧压实责任。坚持双拥工作“五纳入”,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年度目标考核权重提高至3%,促进双拥工作走深走实。清单化推进重点任务。建立了“军地需求”双清单工作机制和制定年度双拥工作要点,每年召开议军会议、双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等会议20余次,推进军地共建事宜100余项,得到驻地部队高度肯定。

强化宣教、营造氛围,增添双拥之彩

坚持把红色根脉传承作为涵养市民群众开拓进取、向上向善的城市精神。有效盘活红色资源。强化连片保护和统筹展示,突出“重走长征路”等情景体验课程开发,高水平建设成都市唯一的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深化高兴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成功创建成都天台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致富带头人、红色讲解员,带动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0.5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64.19万余元。统筹发挥榜样力量。集中宣传最美拥军人物、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策划“老兵记忆”12期,以邛崃籍烈士遗属赴新疆马兰烈士陵园寻亲为蓝本,拍摄《爸爸,我来看您了》专题纪录片;选配115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组建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服务队93支、1300余人,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分类打造特色场景。将双拥文化融入公园城市建设,结合城市“一河两岸”打造,建成双拥文化公园、文化街、微公园等主题空间30余处;改造提升烈士陵园,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拥军支前、服务备战,做实强军之要

构建了上下贯通、军地联动、快捷高效的拥军支前工作机制,支持部队完成各类演训任务。做实战备训练保障。成立国防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专项保障项目建设,动员公安、交运、镇街等力量,为部队外训拉动、演训演练提供交通、场地保障。以“刚柔并济”方式推动国防和军事利益共管、共治、共护,大力开展机场超高建筑整治、打击黑飞、禁养飞鸽,协同驻地部队保护机场净空安全。做强部队建设保障。强化拥军支前组织领导,完善三支队伍力量建设,对演训部队和执行重大安保任务的部队进行支前慰问,鼓舞军心、提振士气。坚持资源共享共用,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贴近官兵的服务清单,把军地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拥军实事项目精准对接。做优“三后”服务保障。高标准完成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转业安置任务,安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开展随军随调家属100%对口安置,定向招聘现役军人家属。军人子女享受教育优待,上公办优质学校“无条件满足、无门槛接收”,118名军人子女享受入学入托优待。

军地融合、携手共建,凝聚发展之力

始终坚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军地双方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拥军实效,在服务驻地发展中展现爱民情怀,奋力开创军地互助共赢的生动局面。用心服务退役军人。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全覆盖标准化建设,72个服务中心(站)获评全国示范站,2个镇街服务站获评全省样板站。“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扎实开展,分类推进7000余条有效诉求办理,实现就业1500余人,为军创企业、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收488万元,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620万元。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开办企业262家,建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园1个。用情践行爱民宗旨。驻邛部队始终牢记宗旨使命,将邛崃作为第二故乡,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近年来出动飞机100余架次,出动官兵300余人次,运送救灾物资27.7吨,转移受困群众307人。用力服务地方发展。利用信息获取技术优势,在气象信息、灾情信息等方面向邛崃提供支持,助力地方防灾减灾更加精准,反应更加迅速。坚持密切军政军民关系,长期对口帮扶驻地贫困学生和孤儿,开展援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助学兴教等活动,火井镇中心小学校被授予“海军爱民学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责编:罗昱、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