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涪江两岸双拥花开 子昂故里军民情深

中共射洪市委书记 谭晓政
2025年04月28日15:11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为深入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会议精神,展现四川各地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人民网四川频道共同开设“双拥之花映巴蜀——聚焦四川2025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专栏,通过“书记话双拥”“一线声音”“媒体聚焦”等板块,记录四川各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感受四川双拥工作的力度与温度,谱写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壮丽篇章。

4月23日起,人民网四川频道推出“书记话双拥”栏目,特邀地方党政领导畅谈双拥工作的创新举措和丰硕成果。敬请关注!

射洪,千年诗酒之城,英雄辈出的红色沃土。开国中将贺诚、爱国将领于渊等革命先烈在此诞生,双拥光荣传统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始终焕发着军民团结的时代光芒。近年来,射洪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遂宁市委工作部署,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立标引航把方向,构建双拥新格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全域格局。坚持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党委议军会、领导小组会议高位推进,建立“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机制,推动双拥工作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筑牢服务阵地,提升保障效能。高标准打造市、镇、村三级服务阵地,并向企业延伸,依托舍得酒业、经开区建成特色服务站点,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之家”,实现双拥服务城乡无缝衔接,以立体化服务网络推动保障能力提档升级。健全保障机制,夯实发展根基。深化军地“双清单”动态管理制度,构建“需求收集—任务分解—跟踪问效—成果反馈”全链条闭环。建立专项经费逐年递增机制,保障财政刚性投入。配强队伍并开展常态化培训,以制度、资金、人员“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夯实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

向战聚焦强保障,锻造打赢硬实力。平战协同,打造战时后盾。成立拥军支前军地协调小组,完善支持部队打仗措施,推动国防工程建设。支持部队训练,保障生活经费,办好移交安置和基层星级武装部建设等事项30余件,解决部队实际困难。融合创新,搭建共赢平台。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互派医务人员交流学习,推动军地医学技术和人才的有机融合;探索建立“酒粮转军粮”战时保障基地,推动锂电赋能国防科技发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突破地域,拓展军地共建。与2支部队结对共建,赠送智慧产品,助推智慧军营建设,创新打造乡村军民共建示范点。慰问任务一线官兵及家属,向边海防官兵寄送书信,广泛开展“军民共建学雷锋”“我与军营零距离”等活动80余场次,促进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牢固。

崇军厚植浓氛围,提升军人荣誉感。铸魂育人,厚植崇军爱军红色根基。以3536三线军工旧址为核心,串联贺诚纪念广场、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精心构建40余个双拥教育矩阵,让红色基因在“子昂城”代代相传。创新推出《浩气长歌》现代川剧等文艺精品,用艺术语言讲述军民团结故事;开展“双拥知识进小区”、群众性文艺汇演等特色活动,将双拥理念融入百姓日常,凝聚起军民同心的强大合力。礼遇尊崇,擦亮尊崇服务金色名片。深入开展“百企千店万家”社会化拥军行动,推出220项涵盖商超、文旅、教育等领域的优待服务,构建起覆盖广泛的优待网络。实施军人市内免费公交、免挂号就医、景区免票等暖心政策,并在2家优待医院设立专属病房,将尊崇之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政策固本,营建军人军属馨园。全面落实退役士官和军转干部高质量安置,实现党政系统军转干部全员培训,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军属就业,统筹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军娃入学,切实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聚焦退役军人急难愁盼,全力办好“最期盼的10件事”,以扎实有力的政策举措,为军人军属构筑起温暖坚实的避风港,让暖心政策成为军心稳定的“定盘星”。

同心携手聚合力,谱写军民鱼水情。军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支持部队主动融入地方建设大局,在整治撂荒地、帮扶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驻射部队先后投入资金700余万元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军地联动筑牢应急防线。发挥军队快速响应能力,构建民兵与专业救援队混编实训机制,实现应急响应标准化流程直达基层,确保在应急处突、森林防火等重大行动中,精准抢险救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军地共育引领文明新风。将军营文化与地方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支持国防特色教育学校建设,打造“少年军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学校7所。驻射部队在文明城市创建、群众居住环境整治、无偿献血、全民健身走跑大赛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让“迷彩绿”成为群众心中最美的色彩。

新征程上,射洪市将传承发扬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持续强化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力度,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升华军民鱼水情,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贡献射洪力量。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