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小小玻璃瓶撬动国际大市场

近日,位于泸州市泸县城北工业园的观宇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宇玻璃集团”)车间内,工人们正繁忙有序地生产酒瓶。
“我们4月底要发出10万支酒瓶,价值大概在45万元左右,目前正在赶制来自英国、墨西哥的订单。”观宇玻璃集团调度中心部长王先有介绍。这些玻璃制品将从泸州港出发,沿着长江黄金水道,经由上海港汇总后,前往各国市场,为海外众多美酒“穿上”漂亮的“外衣”。
观宇玻璃集团成立于2010年,目前拥有三大窑炉生产基地及12家实体分子公司,总注册资本2.2亿元,现有员工1600余人。其产品覆盖晶质料、高白料、乳白料、精细陶瓷等高中档酒瓶酒具及日用玻璃、电器玻璃、钢化玻璃等各类民用玻璃制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目前部分产品已远销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
“我们企业通过了全球零售巨头COSTCO商超非常严苛的供应商准入认证,以高标准高品质打通了欧洲及美国市场。”谈起产品销售,王先有充满自豪,“我们2024年外贸产值达3000余万元。”
一支小小的玻璃瓶,如何撬动国际大市场?该公司设备部部长熊启文道出其中缘由,“产业的智改数转让我们在提高产品质量、绿色环保这两个方面得到了升级,产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据熊启文介绍,观宇玻璃集团近年来整体投入近3亿元于提档升级、产线建设中。其中,窑炉“煤改电”的工程,达到了显著的绿色环保、降本增效作用。
“电是清洁能源,电窑炉体积只有原来窑炉的三分之一。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了氮氧化物的零排放。”熊启文说,“以前环保设备运行成本每年在130万元左右,催化剂每更换一次更是需要花费60万元。改造后,环保设备维护运行费用显著降了下来。”
熊启文表示,采用电脑系统控制功率、熔化、电流大小,电窑炉更能够充分燃烧原料,使玻璃液转化率提高了1.26%,从源头上减少原料浪费、降低不良品率。与此同时,观宇玻璃集团引入数字化管理,从配料、熔化、成型到后期数字包装等环节进行精准把控。
在制瓶生产环节,滚烫的玻璃液顺着电窑炉料道,通过机器剪切后送入模具中,经过成型、退火等工艺,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酒瓶就诞生了。
“以前,一台制瓶机需要7个人操作。升级后,只需要2个人操作。”熊启文说,“特别是我们改良的多料重供料机,通过数字化管理生产,工人们不用频繁更换来自不同订单的模具,实现了一个机台制作多料重款式的产品。对我们来说,减少整体模具的开发成本,对临时加入的定制订单也能保质保量按时交货。”
熊启文表示,未来公司会继续升级,引入企业ERP及ESG系统为生产提供全过程数据管理及升级服务。
近期,观宇玻璃集团与深圳市柏星龙创意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及内江师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从产学研整体服务、产品外观设计与包装上进行创作升级。
“柏星龙公司在高端酒类包装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他们需要一个能将设计理念落地的合作伙伴,正好我们有能力实现。”熊启文说。
两家企业将从各自专业领域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是“泸县造”产品利用自身优势与上市企业合作共赢的良好示范,也进一步增强了“泸县造”产品抢占国际市场的品牌优势和核心能力。
风云涌动的世界市场,因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为泸县企业创造出更多贸易机会和发展可能性。观宇玻璃集团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升级改造,完成了“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迭代升级,把握时代机遇与挑战,实现了用产品质量、企业实力与世界的自信对话。(郭松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