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打造综合性交通物流平台,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16天变10天 蓉欧速达提效降本

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商品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走向世界。
■蓉欧速达班列按国际铁路运输定站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刻、定价格全程组织,实现全程各段运输无缝衔接和稳定可控,时效精准且服务优质
■蓉欧速达班列不仅为“成都造”产品快速走向世界开辟通道,还吸引了华南、华东等地企业的货物汇聚成都。帮助国内制造企业迅速拓展海外市场
■2024年,铁路港经开区实现园区地区生产总值478亿元、同比增长8.2%。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10项指标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一
日前,在汽笛鸣响中,一辆满载百货、汽车零配件和汽车整车等产品的中欧班列蓉欧速达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该班列将运输时效从传统线路的16天缩减至10天左右,物流效能大为提升。”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周刚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的“成都造”搭乘蓉欧速达班列走向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商品通过成都中欧班列出口到欧洲。
当前,成都正高标准打造综合性交通物流平台,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成都国际班列共开行5500列,其中中欧班列达3100余列;全国中欧班列开行1.9万列,中欧班列(成渝)开行5700列,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运输时效提高
帮助制造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现在,蓉欧速达班列成为越来越多客户的首要选择。”中铁物总供应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运营中心业务经理刘梦茹说。
在俄罗斯、白俄罗斯速达班列开行之前,随着高附加值货物出口量增大,客户对运输高时效性的需求越发凸显。刘梦茹回忆,公司因此向铁路港提出了进一步降低运输时间的需求。
说干就干。蓉欧速达班列按国际铁路运输定站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刻、定价格全程组织,实现全程各段运输无缝衔接和稳定可控,时效精准且服务优质。该班列的运输时效缩短,物流效能大为提升。
“尤其针对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的高附加值货物,有效降低其滞留风险。”赖周刚介绍,蓉欧速达班列不仅为“成都造”产品快速走向世界开辟通道,还吸引了华南、华东等地企业的货物汇聚成都。
企业“胆子”变大。“蓉欧速达班列开通后,不少成都乃至西部地区的出口企业反馈,与欧洲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时更有底气和信心了。”赖周刚提到,该班列已成为成都国际班列特色运输品牌,在至波兰罗兹、俄罗斯莫斯科等方向实现双向稳定常态化运行,为出口企业安排生产计划提供了便利,确保准时交货。
不仅如此,蓉欧速达班列还帮助国内制造企业迅速拓展海外市场。从成都驶往欧洲的货物,既满足了当地民生需求,又支持当地产业发展,还深化了成都与其经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产业协同互补与经贸合作。
赖周刚透露,下一步在班列开行方面将更加精细化,把握“经济性、时效性、稳定性、服务性”,推动中欧班列蓉欧速达提能升级,拓展班列站点的开行,探索增加境外更多枢纽核心节点分拨城市,提升“一带一路”多式联运枢纽多元化通道网络及区域物流辐射能力。
提升枢纽能级
吸引优质企业聚集成都
“公司的业务量较去年增长一倍。”刘梦茹告诉记者,成都的枢纽优势激发物流市场活力,为其带来业务增长。
玉湖冷链是香港玉湖集团旗下的冷链食品供应链企业,2021年落户成都铁路港。作为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湖冷链成都园区目前已引入600余家冷链食品流通行业优质企业入驻。
香港玉湖集团总裁、玉湖冷链董事长郭立民提到,成都是中国西部开放高地,为跨国企业创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和独特的发展机遇;成都的国际核心物流枢纽功能,为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开辟进出口双向国际贸易通道提供了支撑。郭立民表示:“未来将深化和成都的合作,利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数字贸易枢纽节点,赋能园区。”
玉湖冷链的选择与规划,正是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展活力的体现。记者了解到,2024年,铁路港经开区实现园区地区生产总值478亿元、同比增长8.2%。在全国综评中进位19名,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10项指标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一。
蓉欧速达班列的高效运行、载体与企业携手提升枢纽能级,这都是成都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自挂牌以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740余项改革实践案例,10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家层面采纳并面向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指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同批次城市首位。这些丰硕成果为成都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打造“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实现降本增效5%以上,持续以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柳 吴茜 摄影 曾书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