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禹:以智慧大脑满足客户“千单千面”需求

全自动车床正对圆钢进行精准切削,一侧的任务看板和运营看板实时显示着计划日期、生产单号、备料状态、时间进度等信息;操作人员可根据流程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数据及时跟踪监测……4月15日,记者踏入位于自贡高新板仓工业园区的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大禹)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只见自动化生产设备高效运转,身着整齐工装的技术工人专注地盯着操控屏幕,熟练地调整参数,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精准无误。
在流体密封领域,四川大禹作为中国最早涉足流体密封生产的企业之一,其历史可回溯至1976年的国营机械厂。4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流体密封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前沿,该企业已然成为全球流体密封行业的先驱力量。如今,该公司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等诸多荣誉,同时担任“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会员企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理事会员企业以及自贡市机械密封协会会长企业,在行业内拥有重要地位。
2024年底,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大禹机械密封数字化车间被认定为自贡市“首批数字化车间”。这也是公司多年来执着于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改造的成果:生产车间在DY-MIS系统指挥下,完美实现了从销售前端到生产出库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DY-MIS系统作为我们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攻克了离散制造行业订单碎片化、工艺复杂化的痛点,如同我们的‘智慧大脑’满足客户‘千单千面’的定制需求。” 四川大禹总经理倪明介绍,该系统巧妙地将离散型制造业的业务特点与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把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OA(办公自动化)等企业软件的基础功能进行整合,实现了近乎“all in one”的强大功能。目前,系统已开发约2500个子模块或功能,全面接管了大禹机械的全部业务和管理流程,如同精密齿轮般推动着公司高效运转。
近年来,四川大禹通过数字化转型,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尤其在生产环节,该企业的数控机床、五轴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协同配合,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让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稳定性达到了新高度。“通过构建完善的零件批次级以及成品级追踪溯源体系,我们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严密监控与精细管理。”谈及质量管控,倪明表示,从原材料进入生产线的那一刻起,直至成品最终检验合格出厂,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高标准要求。
同时,以DY-MIS系统为中枢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更是将精细化管控的触角伸向计划调度、生产物流、工艺执行、过程质量、设备管理等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数字化转型仅靠增添设备是远不能及的,还要搭建新的生产管理系统,由内而外全面转型。”倪明说,借助这一系统,公司就能够实时洞察生产进度、设备状态以及产品质量数据,迅速捕捉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和可控性。此外,设备物联网技术的巧妙运用,让车间内的各类设备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在设备与信息化系统之间顺畅流动,如同血液在身体中循环,进一步优化了生产流程,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禹的数字化转型并非局限于生产环节,而是贯穿产品研发、设计、销售和服务。在研发设计阶段,数字化仿真技术大显身手,能够对机械密封件的性能进行虚拟测试和优化,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在销售和服务环节,DY-MIS系统如同贴心管家,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
展望未来,倪明满怀信心地表示,四川大禹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质量为本、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以数字化转型为强劲引擎,朝着打造全球领先的流体密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在流体密封领域续写新篇章。
来源:自贡网 自贡融媒记者 刘晓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