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智慧农业“千里眼”助力富农增收

近年来,自贡加大农业科技应用力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智慧农业成为科技兴农“千里眼”,使病虫害无处遁形,保障粮食经济作物的生长安全。
位于富顺县龙万乡的高油酸油菜示范园数字农业示范与绿色防控项目实施区,投资40多万元建成的病虫害监测点,适时把温度、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数据传输到四川蜀南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终端平台。
“我们这套设备能够提前预警,通过数据的分析,后台病虫害的对比,然后科学地做出预判,把病虫害发生趋势反推给当地农业职能部门,提前告知农户,用科学的手段来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四川蜀南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周说,技术员对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后,将预警发送到当地农业部门。
近几年,自贡高温少雨、阴雨寡照等极端天气增加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概率。传统的人工田间调查,存在着监测范围有限、时效性差、准确性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病虫害精准防控的需求。“智慧农业系统建成后,大大提高了科学生产的力度,一旦发生病虫害,系统就会提前预警,农业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手段,提前进行防控,从而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粮食安全。” 富顺县龙万乡副乡长刘从亮说,病虫害监测点的建立,减少了人工成本,也控制了农药的施用量,绿色生物防控提高了病虫害防控效率。
如今,农户通过物联网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发送到手机的农情信息,就能迅速掌握病虫害发生趋势,采取措施实施防控。“现在好方便,在手机上都能看得到病虫害防治信息,我们就好及时把病虫害除掉,夺取粮食的丰收。”龙万乡中和村村民徐道相说。
“比如说,这块田块的墒情、虫情等各种状况,大数据平台都有数据检测,通过这个曲线图就更能掌握‘五情’。我们还加载了人工AI,农户可以在平台上咨询目前监测到哪些虫,用什么方法防治病虫害。通过大数据的推送,给老百姓带来了很便捷的操作功能。”四川蜀南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墒情、虫情、苗情、灾情、气候等农林“五情”监测系统,以及物联网自动虫情测报灯、太阳能杀虫灯等设施,实现了田间远程管理,发挥出农作物病虫害智慧监测服务平台的科技支撑作用。
在四川蜀南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应用场景沙盘上,模拟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农作物种植结构、气候变化设计的农林“五情”监测系统分布图例,能够直观感受到智慧农业引领科技兴农的铿锵步伐。目前,该公司在自贡建立了6个病虫害智慧监测服务平台,辐射面积3000多亩;同时,在西南地区开展上万亩次绿色防控作业,尽可能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风险,让智慧农业“千里眼”助力富农增收。(黄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