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布首批低空经济创新场景清单

人民网成都4月9日电 (记者郭莹)4月8日,成都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专班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举行“创翼低空 场景赋能”成都市低空经济创新场景发布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与市场需求精准适配。
目前,成都市已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低空经济完整产业体系,聚集低空经济企业超500家,低空飞行器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同时,成都市聚集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60余家高新技术低空经济企业,已建成低空经济创新平台25个。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供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成都拥有较大的人口经济规模以及丰富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良好的低空经济发展市场前景,不断衍生众多新的场景需求。
本次活动是成都市低空经济产业链的首次创新场景发布会,共发布39项供给清单、48项需求清单。
在场景创新供给方面,统筹考虑安全与发展,锚定“西部低空经济中心”发展目标,聚焦低空安全防控、飞行服务保障、低空生产制造、低空飞行应用等领域痛点难点问题,组织本土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聚力攻坚,研发形成39项创新产品,为低空经济“飞得起、管得住、发展好”提供强力支撑。
在场景创新需求方面,坚持政府引导、经营主体、商业运作原则,聚焦产业端、应用端发展实际,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区(市)县及有关企业认真梳理,形成48项场景创新需求,涵盖巡查巡检、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农林植保、文旅消费、交通出行以及产业园区配套、适航审定、低空大数据中心等领域,为更多低空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供应用场景支撑,带动低空经济产业提质增效,更好服务城市生产生活。
发布会上,围绕自身优势创新领域,四川腾盾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分别以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商用市场实践、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低空保障解决方案、基于5G-A的低空监管服务平台及中试基地为主题进行了推介。
通过创新场景构建,多个低空经济项目在活动现场完成了签约。成都高新区与西航投海伯(成都)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签署了西航投海伯重载工程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同时与北京清维如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清维科技西南总部项目合作协议;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上海特金低空安全产品入驻天空之眼展销中心项目合作协议。
发布会吸引了来自低空经济领域的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会等,共同探讨成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续红表示,依托天空之眼基地提供的丰富应用场景,翔彭智航与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并推介发布《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低空保障解决方案》,希望为低空技术在山地户外赛事活动中的推广应用寻找合作契机,有更多机会参与全国顶级赛事保障。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低空智联无人机系统副总师周剑表示,中国移动成研院牵头和参与国内外近40项低空标准制定,承接国务院国资委低空揭榜挂帅任务和科技部重大专项。自研的中移凌云平台是业界首个基于5G-A的多模融合低空监管服务平台,获得国家首台套认证。依托中国移动西南科创枢纽园区和CNAS、ICAP检测认证实验室,成研院已初步建成可提供低空科创研发中试、检验检测能力的低空中试基地。希望通过供需对接平台,在成都建立广泛的合作,充分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助力西部低空经济中心建设。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赛道,需要通过场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低空经济发展能级。”成都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场景发布会只是成都市探索场景创新引领低空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未来将持续收集创新场景清单并定期组织低空经济场景创新供需对接活动,助力打造未来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成都市将低空经济作为全市重点发展产业链,按照“6个1”(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政策体系、一张运行保障网、一批投资基金、一批示范应用场景、一批创新型市场主体)工作体系和“快起步、飞得起、管得住、发展好”工作思路,统筹安全与发展,全力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