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应急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四川做了什么?

“化粪池井盖怎么没有盖好啊?万一有小孩不小心掉化粪池里了,可怎么办……”清晨,遂宁凤阳村3组村民、安全管理网格员邓正才骑着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安全巡查,发现一户村民屋外化粪池预制梁盖未规范覆盖,存在安全隐患,便一边同村民处理,一边耐心劝导。
像这样的基层安全管理网格员,是四川有效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缩影。近年来,四川省不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乡镇应急机构建设,建强应急管理力量和应急救援队伍,将应急管理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为例,近年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持续指导市县两级依规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目前,自贡、宜宾、达州等市对于优化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都进行了有效探索。其中,“高峰街道蓝天突击队”就由自贡蓝天救援队与高峰街道联合组建,队伍成员主要由蓝天救援队队员、街道及村社区的应急人员组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长,致力于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高峰街道蓝天突击队’的成立,既强化了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也是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又一项重要举措。”高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队伍将主要从事应急救援、人道救助、宣传教育、防灾减灾等志愿活动,进一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
“高峰街道蓝天突击队”目前已配备了一批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包括无人机、通讯中继台、声呐、水下监控等,极大提升了队伍救援的效率。同时,队伍还不断加强队员的专业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实战演练等方式,不断提升队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和综合素质。下一步,“高峰街道蓝天突击队”将结合实际,进一步拓宽救援领域,不断增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提升基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除了队伍建设,基层作为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第一线,也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前沿。近年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持续指导全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不断强化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物资配备,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其中,泸州、遂宁、广元、凉山等地有了明显成效。
先进的装备物资是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的一处体现。近年来,泸州着眼“大应急、全灾种”,大力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强化全市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围绕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水域救援、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综合保障等应急救援领域,购置了救援舟艇组合、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潜水打捞系统、防洪子堤、单兵图传、北斗终端、遥控救生圈、水陆两用破拆工具组、高压接力消防水泵等救援装备5800余件(套)。救援装备先后配发至全市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乡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着力为基层应急救援增添“硬实力”。
“结合实际,县级专职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加强常规应急救援装备配备,乡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则重点配备易操作易维护、适用面广、便携性强等特点的基础救援装备,确保自然灾害‘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泸州市应急指挥中心主任许友贵介绍,泸州将持续督促指导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强化装备器材管理使用,尽快熟悉各项技术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进一步提升装备应用效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