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全省首创 园区里来了“共享博士”

2025年03月27日08:12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全省首创 园区里来了“共享博士”

  “这是大型钛合金薄壁航空零件,目前的最小壁厚只有几毫米。”“我们希望将精度控制在0.2毫米以内。”近日,在成都新杉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增材制造研发中心内,一场关于金属3D打印工艺优化方案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

  除了企业自己的技术人员,参与此次讨论的还有来自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成都航院)的门正兴博士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除了新杉宇航,这个被誉为“德胜学者”的博士还为园区内中国航发成发、航新航空、嘉绮瑞航空等10余家企业提供了工艺改良、专利申报等方面的科研服务,成为企业争抢的“共享博士”。

  这项全省首创的“博士共享计划”,由新都区人才发展中心围绕该区航空航天主导产业,与成都航院合作,引入该校51名工程学博士,让园区内多家企业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高端智力支撑。

  不久前,成都产业园区人才洽谈对接会新都区校院企地创新发展专场活动在成都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举行。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公司,与上海交大、西南石油大学、成都航院等10余家高校完成了四轮校企地系列合作签约,其中“博士共享计划”受到广大企业极大欢迎。

  在新杉宇航研发部,一套3D打印路径算法与激光能量场分布模型在研发中遇到问题停滞不前。在该领域拥有国家发明专利的门正兴博士便成为此技术攻关项目的“共享博士”,与企业研发部一同优化传统分布模型,最终打印精度提升12%。“过去企业遇到技术瓶颈,要多方寻找专家资源,现在只需‘共享博士’,就能实现研发能力与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精准匹配。”新杉宇航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与多名“共享博士”建立合作,能将科研周期缩短30%。“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模式非常符合企业需求,让我们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得顶尖智力支持。”

  “博士不用辞职下海,企业也不必高薪养人,却都能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这对企业、高校、博士人才和园区是一场多赢。”新都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王玉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