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来论

2025年03月27日08: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让农耕智慧焕发新生

  四川马尔康市  周其勇

  一抔沃土藏着千年智慧。“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在指导农业生产;“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系统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典范……“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道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也为今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土地里长出的智慧,是不会过时的。春种秋收的耕作规律,培育出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守望相助的帮工传统,滋养着团结互助的乡风文明;“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提炼好展示好农耕文明的内涵,有助于培育淳朴民风家风,更能助力经济发展、促进基层善治。

  江西婺源篁岭村将晒秋民俗打造成文旅名片,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农产品价格创新高。这些案例表明: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沉睡的农耕遗产就能变身“发展引擎”“流量密码”。

  守护农耕文明的薪火,关键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推动乡土文化焕发新生,我们必能绘就更加绚丽的乡土画卷。

  

  安全培训切勿走过场

  江苏连云港市  吴学安

  安全生产培训是预防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据报道,重庆对全市98家安全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复核检查,共计89家培训机构复核合格,9家被淘汰,安全培训市场秩序得以规范。

  轻视安全生产,必定会在生产事故上“摔跤”。安全培训走过场,教学不认真,考试把关不严格,员工就很可能缺乏风险防范本领,导致上岗后不遵守操作流程,最终酿成生产事故。谁违法违规让安全生产流于形式,就应该依法让谁受严厉惩戒、付沉重代价。

  没有安全生产,企业效益、员工福祉都会失去保障。确保安全生产,不仅要通过天天讲、时时讲形成全员重视安全、强化安全的意识,更要通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将必需的岗位规范、操作要求、注意事项,内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定格为永不忘记的“肌肉记忆”。

  避免安全生产教育走过场、搞花架子,各方都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监管必须始终“在线”,法治之剑必须高悬。企业应当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为员工实打实补上安全教育这一课。培训机构也需要切实守法经营,既当好授课人,也当好把关人,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7日 05 版)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