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宜宾江安县:抓好医共体“四下沉” 助力基层能力提升

2025年03月14日17:5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宜宾市江安县推行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取得明显成效。

精锐派驻,人员下沉强根基

一是上接天线,提升县级实力。县级医院与8家三甲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和医联体27个,聘请16名省市三甲医院业务骨干担任学科主任和特聘专家;选送103名业务骨干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带动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二是精准选派,增强镇级能力。根据基层需求下沉帮扶人员,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绩效考核。2024年,共派驻41名骨干,18名长期驻点,23名定时服务,共诊治患者49944人次,手术示范376台,会诊123例,教学查房290次,指导开展新技术13项。三是育才强基,夯实村级网底。规范建设50个村卫生室公有阵地,打造47个村中医阁;镇卫生院派驻36名医师到村卫生室服务;对在岗乡村医生开展集中培训并严格考核;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

精准赋能,技术下沉促提升

一是专家指导,解决就医难题。县级专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基层开展诊疗服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手术示范等,其中夕佳山镇次中心新增康复医学、外科等5个学科,新开展手术130台次;红桥镇次中心新增肾病内科、外科等6个学科,新开展手术178台次。二是技术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县级医院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12场次,护理、病案、药事等业务培训16场,“西学中”培训104人次。三是搭建平台,促进共同进步。定期组织县、镇医务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搭建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技能竞赛等多种平台,实现精准补差、补短提能,推动县级医院与镇卫生院之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基层医疗技术整体提升。

防治结合,服务下沉暖民心

一是签约服务,提供健康呵护。组建全专结合家庭医生团队112个,开展分片包干网格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扎实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为居民提供 “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二是延伸服务,提升健康素养。县级医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228人次参与“万名医护走基层”活动,开展各类健康讲座124次,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三是共享服务,下沉优质资源。完成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6大资源中心建设,其中医学影像中心阅片1.9万张,病理检验中心检测9620例,心电诊断中心诊断3.7万份,消毒供应中心提供无菌包31.6万个,远程诊疗中心服务诊127例次;四是急救服务,提供健康保障。完成“心电一张网”“肿瘤防治一张网”和基层胸痛单元建设,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

破立并举,管理下沉优效能

一是体系重构,提升管理能力。重构县域公立医院管理体系,统一公立医院法人,实施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落实医共体内“八统一”管理;选派4名骨干挂职镇卫生院副院长,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二是管理同质,保障医疗质量。总医院统一制定医共体内医疗管理制度,印发了40多个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成立31个质控小组,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考核,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三是信息跑路,增强服务效能。完成县域医共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成员单位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搭建双向转诊、处方流转、医防协同等平台,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共计转诊2万余人次、处方流转1000余张。(王晓崇)

(责编:李强强、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