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小区管理难题如何破解?自贡大安区全省依法治理试点小区巧用“良方”给出答案

小区依法治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居民的安居乐业以及整个城市的长治久安。
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马冲口街道沙鱼坝社区铸钢印象小区以“微治理”推动基层治理大提升,不断夯实居民法治意识、增强居民法治获得感。去年7月,铸钢印象小区被确定为全省依法治理试点小区。3月11日,记者走进铸钢印象小区,探寻这里新变化背后的“治理密码”。
铸钢印象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共有7个单元,现有居民5500人。“人员结构复杂、家庭收入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矛盾易发、多发,是安置小区存在的普遍问题。” 沙鱼坝社区党委书记乔剑认为,要让居民安居乐业,就要改变居民的法律意识,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体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
近年来,社区党委强化党建引领,将制度建设贯穿社区自治、法治、德治全过程,以枫桥式社区警务建设作为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在铸钢印象小区着力打造“铸钢驿站”社区治理微品牌。整合“灯城义警”“居民小管家”、辅警、保安等6支队伍,实行24小时错时、错位、重点区域巡逻,实现最快1分钟接出警。同时,不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把支部建在网格上,不断转变居民思想意识。随着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为社区依法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2022年的一天,“灯城义警”在一次巡逻中发现,几名可疑人员正在对几辆电动车进行偷盗,并砸坏车辆车窗偷窃财物,当即挡获可疑人员并交由公安机关,为居民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截至目前,小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3%,居民安全感大幅度提升。
“2021年7月,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创建我市首家红色物业,发挥党的政治功能,把牢物业服务的正确方向,着力解决好居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问题。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铸钢印象小区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物业费收缴率也在逐年上升。”物业公司负责人崔俊欣喜地说。
“作为调解人,我们先进行矛盾调解,如上升到司法程序,我会将调解的纠纷达成协议后,通过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依法予以确认,最终产生法律效力。”据乔剑介绍,社区依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成立的“乔剑名师工作室”,化解了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成为社区依法治理中的另一个特色。
去年9月,居民贺某驾驶无号牌电动车由于操作不当,将行人陈某撞倒,经交警认定,贺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后因陈某的各种医疗费,双方未达成一致。乔剑依托由社区制定的“网格调解—社区调解—乔剑调解—红梅法官调解”四级化解机制开展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将矛盾成功化解。社区构建的“三事分流”机制,自试点工作以来,12345热线投诉、信访数同比下降70%,社会满意度提升至95%。
几年来,随着小区“硬件”“软件”不断提档升级,社区还加紧了小区便民服务、法律服务“内功”的修炼,构建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用“三线建设”精神凝聚人心,打造“铸钢印象”“铸钢龙门阵”文化阵地,提升居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铸钢印象小区不仅有“面子”,更有了“里子”。
“小区绿化、卫生、安全都做得比较好,平日里,法制宣传、讲座也不少,住在这里,让我们提升了法律意识,还很有安全感,幸福感太强了。”提及居住满意度时,业主韦桂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微治理”让居民的幸福感“具象化”,也激发了社区凝聚力。如今,走进铸钢印象小区,绿荫扶疏、春意盎然。爱心家园温馨告示、法律法规文化墙科普知识宣传栏,给人细致入微的贴心感觉,温馨和美之风扑面而来,依法治理的新风尚蔚然成风,让铸钢印象小区实现了从“安居”到“乐居”的完美蝶变。
来源:自贡网 自贡融媒记者 王乐乐 李鹏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