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多位权威专家指出公众在体重管理方面存在的认知误区
胖人喝水都会胖?太扯了!

腰围大了,体重超了,慢性病找上门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体重管理门诊”冲上热搜。在健康生活日益受重视的当下,肥胖问题备受公众关注。
3月12日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位权威专家分别从减重方式、饮食调整、运动建议等维度,指出公众在体重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认知误区,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肥胖人口“北多南少”?
南方地区虽肥胖比例基数不高,但增速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教授李舍予表示,如果BMI(体质指数)超过28,属于肥胖;BMI处于24至28之间,属于超重;BMI在24以下,则为正常范围。但BMI这一沿用多年的指标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健身后肌肉含量增加,体重也会上升,但真正应该担忧的是过多的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
李舍予说,内脏脂肪过度堆积,会影响心脏、代谢系统,还会累及骨关节。此外,肥胖还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不同类型的肿瘤,最常见的与肥胖相关的肿瘤就是食道癌。
李舍予介绍,全国肥胖人口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趋势,“京津冀地区加上华北地区堪称肥胖的‘重灾区’,包括四川在内的一些南方地区,虽然整体肥胖比例基数不高,但其增长速度却位居全国前列。”
值得欣慰的是,大众健康意识正在提升。李舍予提到:“以前往往是医生在门诊提醒患者控制体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因担忧未来可能出现的代谢性疾病,前来医院就诊求助。”可否采用减重手术或减重药物?一般考虑为中重度肥胖患者实施减重手术
谈及减重手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胃肠外科教授陈亿表示:“减重手术有两种经典方式,第一种是袖状胃切除术,通过缩小胃的一部分,来改善肥胖和代谢状况与功能。第二种是胃转流手术,主要针对糖尿病较为严重的患者,以此缓解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
对于适用人群,陈亿教授表示:“一般我们考虑为中重度肥胖患者实施减重手术。如果BMI大于32.5且合并代谢综合征,或是BMI大于37.5,都可以考虑手术,这类人群通过手术能明显获益。”他表示,减重手术效果立竿见影,反弹和复胖概率较小,还能缓解多种代谢综合征。
近年来,一些网红减重药物备受关注。陈亿教授表示,这些药物能让更多肥胖患者达到减肥效果,但也存在相应风险,如胃肠道反应,且长期使用费用较高。陈亿教授说,很多重度肥胖患者,尤其是一些心脏功能或肾脏功能不佳的患者,可先用药物将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再进行手术干预。
胖的人喝水都会长胖?
水不含能量,除非TA偷偷喝了饮料
“减肥的重点在于减少能量摄入,像轻断食这类方法,原理是降低总能量摄入,但轻断食若操作不当,对机体影响很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教授饶志勇说,“建议保持三餐规律,控制每餐量,确保总能量不超标,以满足减重需求。过度节食,比如一天只吃几个水果、一点蔬菜,会引发严重营养问题,不建议采用这类极端方法。”
饶志勇教授还纠正了几个误区:“既想大快朵颐又要减肥,这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躺着不运动就想减肥也不可行,减肥需控制饮食,保证均衡摄入。而‘胖的人喝水都会长胖’更是无稽之谈,水不含能量,除非偷偷喝了饮料。”
谈及四川人的重油、重盐饮食习惯,饶志勇教授表示,川菜美味但重油,长期食用必然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引发肥胖。以火锅为例,不仅锅底的牛油量大,常见的60毫升油碟也远超每日30毫升的用油建议量。他还提到,盐虽对体重无直接影响,但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等代谢疾病风险。
针对重口味饮食习惯,他建议,一定要注意控制油和盐的摄入量。首先是减盐,比如从每日10克减至5克,同时利用食物本味提升菜品味道。在油的控制上,可定量用油,改变烹调方式,减少油炸、爆炒等。
大体重人群减肥可否跑步跳操?
建议选择对关节友好的温和方式
“‘大体重’人群减重时,不要一开始进行对关节冲击大的运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教授马俊举例说明,“之前刘畊宏跳操在网络爆火,门诊就迎来大量膝关节、髋关节疼痛的女性患者。建议大体重人群选择较为温和的锻炼方式,像慢走、骑自行车、游泳等,待体重下降、关节稳定性增强后,再尝试一些冲击性较大的运动,如蹦跳、跑步等,对关节会更加友好。”
谈及可在办公室做的运动,马俊副教授推荐俯卧撑——它不挑场地,男女都能练习,不仅能锻炼胸肌,还能增强手臂上肢力量以及肩关节的稳定性与力量。“坐在凳子上主动伸膝也是好办法。”他举例,伸膝时,将膝关节前方的股四头肌绷紧,保持10秒钟后放松放下。此外,还可以准备最小号的哑铃,坐着时用哑铃锻炼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向上推还能锻炼肩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冯 何嘉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