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便民小骑手” 上门“服务”解民忧

![]() |
“便民小骑手”向群众反馈诉求处理情况。熊玉婷供图 |
“这周走访12组的村民,我们分头行动。”在宜宾市高县复兴镇白鹤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总支副书记、纪检委员严洪岗和村综合专干罗智勇、王刚正在商量当日要走访的农户。作为“便民小骑手”,他们按照走访计划,分批次走村入户,主动上门与群众拉家常,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办理各类民生事务。
“现在村都合并完了,合并以前我们大鹅村集体茶厂还剩2.3万元承包费分红还没有给我们分发下来,好久才发哦?”“何老辈子,您别急,慢慢讲......”在村民何夕田家中,严洪岗一边耐心与群众交流,一边记录着群众反映的内容。
据悉,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高县纪委监委结合“有事找纪检”工作,探索构建“镇党委+镇纪委+村党组织+‘便民小骑手’服务队”的为民服务体系,选择全县6个镇为试点,吸纳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两新”组织人员等力量,组建了12支“便民小骑手”服务队。各镇由镇纪委书记总牵头、镇纪委委员分片负责、村级纪检委员组织具体实施,每周上门“服务”,收集上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小骑手’上报的关于原大鹅村集体茶厂分红这个问题,前两天该村村民赵正奎也给我打电话反映过。”在高县复兴镇纪委办公室,镇纪委干部正在汇总研判“便民小骑手”服务队收集上报的问题。其中,多名群众通过不同渠道反映的原大鹅村集体茶山承包费未兑现问题引起了镇纪委的重视。
随后,镇纪委通过查阅资料、多方走访和问询部分知情党员群众对相关情况进行深入核查了解。得知,原大鹅村(现白鹤村)集体茶山系因村建制调整期间相关资料未完整移交,且群众对茶山承包费分发持有不同意见,导致集体茶厂还剩2.3万元承包费分红没有分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情况查明后,镇纪委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将核查情况向相关村民进行了反馈,同时要求白鹤村尽快处理该问题。
在复兴镇纪委的督促下,白鹤村经多方沟通协调,组织召集村民小组组长及群众代表召开专题分析研判会,充分听取征求群众意愿,拟定茶山承包费分发方案。会后,村集体公司按程序在一周内将茶山承包费2.3万元足额分发至5个村民小组的农户。
作为当地村组干部或党员志愿者,“便民小骑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熟人优势开展工作,对收集到的问题,经上报汇总后,由镇纪委统一调度推动解决。镇纪委按照“诉求收集、问题交办、跟进监督、办理反馈、清单销号”办理流程,对“便民小骑手”收集的问题初步核实情况、了解原因,分层分类办理。对村两委能解决的问题,由村两委快速处理;对镇级能解决的问题,由镇党委协调解决,镇纪委跟进督促;对镇级无力解决的问题,县纪委监委运用“委领导+室组地”协作机制,协调职能部门,整体发力推动解决。最后,由“小骑手”点对点向群众动态反馈整改进度,对一些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通过召开坝坝会、集中反馈会等方式进行反馈,让群众可感可及。
“何伯伯,前段时间你反映那个集体茶山承包费的分红问题已经解决了,钱你收到没有?对这个解决情况满意不?”“我们组的人分红都拿到了的,大家都满意得很,谢谢你们。”近日,“小骑手”严洪岗再次来到村民何夕田家中,核实其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拿到分红的老何笑开了花。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县“便民小骑手”累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8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5个。下一步,宜宾高县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健全“便民小骑手”服务队相关机制,在全县各镇推广运用,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推动形成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熊玉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