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洛哈新图景跟他一起到北京

“这个得带着,飞机上还能翻一翻。”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吉列子日随四川代表团赴京,其他的行李都打包托运,唯独一本厚厚的图册——阿布洛哈村打造布拖县农文旅第一村的规划设计,他用一个大塑料袋装着,随身携带。
作为全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备受关注。“打造‘农文旅村’的想法萌生了好几年。”身为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吉列子日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让阿布洛哈村富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去年11月,在来川的东西部协作队伍支持下,吉列子日带着一家浙江的设计机构走遍村子每个角落,与他们分享自己和村民的设想:脐橙林下搞养殖,种花生、甜荞,养黑山羊,岩蜂在甜荞花丛采蜜,种、收、产全程生态循环;村居变民宿,悬崖边上眺望金沙江峡谷美景,山上的天然山洞做秘境探险,引入无人机、热气球发展旅游……
前不久,这些设想变成了这本规划图册,兴奋的吉列子日准备带到全国两会会场上,让更多人看到阿布洛哈村的远景规划,也希望更多人参与到规划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来。
吉列子日说,现在村民们“过好日子”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大家种脐橙、养岩蜂、收岩蜜、养黑山羊……如今,村里种的脐橙已有300多亩,岩蜜一年售出20多万元,202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4万元。按照规划,202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有望达到3万元。
美好憧憬背后,吉列子日也有担忧。“我们基础差,底子薄,产业还没有成规模、成链条。”吉列子日说,自己这次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聚焦凉山州的特色产品马铃薯,引入产业链下游企业进行深加工,提升马铃薯附加值。
亲历了乡村巨变后,村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越来越坚定,吉列子日说,“阿布洛哈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典型和缩影。打造‘农文旅村’的蓝图要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会放弃,一定鼓足干劲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新阿布洛哈。”(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