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力争到位市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370亿元以上
锚定项目前端 广元“扩开放 拼招商”

围绕绿色家居产业发展,昭化区近日再添4个新项目。图为昭化区某智能家具生产项目车间。
“有了这4个新项目,加上原有的2个项目,昭化的家居铝型材产业集群就逐步构建起来了。”2月27日,广元市昭化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办公室主任赵丹高兴地说。日前,昭化区新招引铝型材、铝型材模具以及喷涂项目4个,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超1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有效助推当地绿色家居产业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广元将抓项目的工作进一步向前端延伸,将2025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攻坚年”并发布《广元市2025年“招商引资攻坚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扩开放拼招商”,围绕“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扎实开展“七项攻坚”“七大行动”,以高水平招商引资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高效建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力争到位市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370亿元以上。
划重点
突出七项攻坚重点
“招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围绕产业链条招商”……在广元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暨项目投资“拉练评比”活动现场,这些词组在项目点评时频频出现,从侧面反映出广元“扩开放 拼招商”的重点。
拼招商,拼什么?记者梳理《实施方案》发现,今年广元突出龙头带动型企业、资源利用型企业、出口转内销企业、闲置资产盘活、项目落地转化等七项攻坚重点。
“比如龙头带动型企业招商攻坚,我们瞄准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链头部企业,着力招引一批链主型、旗舰型产业项目。”广元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立足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文旅资源,广元还计划创新“开采+精深加工”“资源+全产业链利用”等模式,大力引进高端优质企业,实现优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带动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发展。
“缺什么招什么,什么弱补什么。”广元市硅基新材料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专班将围绕高纯石英砂、硅能源新材料、玻璃新材料3大主攻方向全员上阵,确保全年新洽谈项目25个以上、新签约项目10个以上。
2025年,广元将实现到位市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370亿元以上,新签约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15个以上,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65个以上,外商直接投资到位资金2300万美元以上。
拼举措
实施七大招商行动
日前,久达集团电线电缆制造产业园项目在广元经开区袁家坝工业园区开工。该项目整合了原制衣厂、电子厂等企业的闲置土地及厂房,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地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典型案例。
项目业主企业——四川久达铝业有限公司已在广元投资建厂,从事高端铝基新材料生产、加工、销售,经过多年发展获得“2024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称号。在此基础上,公司又在广元投资其产业链下游企业从事电缆生产,并通过以商招商招引来年产6万吨镀锌钢丝项目、年产1万吨铝电缆项目等6个项目,在广元经开区集聚起电缆产业。
引来一个新项目,开创一个新产业,广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杜剑信心十足:“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我们的电缆产业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群的‘葡萄串效应’。”
杜剑透露,广元经开区将聚焦龙头引领、资源牵引、平台驱动,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全年招引产业项目超50个,总投资突破100亿元。
除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今年广元还将聚焦小型推介会精准招商、协会招商、揭榜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实施七大招商行动。
苍溪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苍溪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超表示,将围绕全县主导产业,特别是硅基新材料产业,聘请科研院校著名教授、行业专家等,进一步细分产业链条,精准编制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招商图谱,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同时不断强化招商版图拓展、方式创新、数字转型,打开招商引资新路径。
看保障
整合力量推进项目落地
近日,广元市利州区委书记张勋图率队赴重庆、遂宁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走访重点企业,对接合作项目。
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由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洽谈,推进项目落地,是广元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加快项目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产业专班制定产业招商具体方案、不断规范招商行为等措施也将贯穿全年招商工作。
与此同时,各县区、各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招商新办法。广元经开区将更多懂政策、懂经济、懂产业、懂企业、善谈判、勤服务的干部充实到招商队伍中来,抽调数十名相关专业人才,组建招商综合办公室、招商信息中心、招商考察洽谈中心、招商服务中心,专职专责拼招商,确保每周有项目洽谈、每月有项目签约、每季度举行一次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此外,广元还将持续用好“重点产业专班+企业家恳谈会、背靠背满意度监测、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12345亲商助企热线”的优化营商环境“1+5”工作机制,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切实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并逗硬招商引资成效激励约束办法,确保实现项目招强引优、落地见效。(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敏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