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背后或存在这些共性原因

人民网成都2月27日电 (记者朱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一般是怎么引起的?从事故背后如何汲取教训、加强防范?今日,在省政府政策吹风会上,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余文杰就此进行了解答。
会上,余文杰首先例举了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发生的较大事故,比如,2021年宜宾长宁“5·24”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企业在废水处理间进行检修作业时,高浓度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逸出扩散,作业及先期施救人员,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下进入废水处理间,吸入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中毒窒息,这个事故造成7死1伤。再如,2024年发生的成都彭州“4·13”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作业人员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进入氧含量严重不足、硫化氢气体浓度严重超标的粪水收集池底作业,导致中毒和窒息,另外6人相继进入粪水收集池内盲目实施救援,最终造成作业人员及施救人员共计7人死亡。
余文杰说,以上案例有以下4个特征,即事故场景均为有限空间;致害因素均为有毒有害气体;典型问题均为未通风、未检测、未防护和盲目施救;伤亡情况均造成了群死群伤。
“去年,应急管理厅会同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相关部门,按照‘四不放过’要求,对接连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事件)开展联合调查,深入查找有限空间事故多发频发原因,汲取教训,寻找对策。”余文杰表示,经调查分析发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背后存在共性原因和薄弱环节。
就企业层面而言,主要是对安全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没有明确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和作业人职责;除此以外,部分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能力不强,不能准确全面辨识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不清楚作业场所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作业流程不规范,未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不到位,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盲目施救的现象时有发生。
就属地政府和监管部门而言,主要存在对辖区内有限空间底数不清、日常监督检查中对一些潜在风险排查辨识不到位、宣传警示和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这些都是后期开展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