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建引领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共同体”系列报道(一百二十)
跨域协作“加速度” 民生服务“零距离”
彭州黑水政务服务创新实践纪实

近年来,彭州市结对帮扶黑水县工作队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抓手、以民生为落脚点,通过机制破冰、技术赋能和服务下沉,打造“跨域通办”彭黑样板,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下,彭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两地群众办事难题。针对企业跨区域经营中“注册登记难”、群众异地生活办理相关证件“往返跑”等痛点,工作队深入两地开展调研,梳理出涉及公安、税务、社保等8大领域的76项高频需求事项,形成《黑彭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清单》。破冰关键在于机制重构:一是标准统一。制定跨区域办事流程、材料清单和审核标准,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时限”。二是协同联办。建立两地政务服务中心“双窗口”协作机制,依托四川省政务服务网通过数据共享、视频连线等打破物理隔阂。三是服务闭环。创新“线上办理+线下配送”模式,引入邮政EMS全程免费寄送证件,形成“一次提交、两地联审、快递到家”全链条服务。
2024年12月,随着两地政务服务系统对接完成和120名窗口人员专项培训,这场跨越300公里的政务服务改革正式启航。这场改革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将政务服务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木苏镇与都江堰奎光塔街道、瓦钵梁子乡与彭州桂花镇的合作协议签订,标志着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从“主干道”向“毛细血管”的延伸,让黑水群众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的便利。
彭黑两地政务服务中心以系统性思维总结改革经验,形成“需求导向、试点先行、信息共享”三大核心机制,为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提供参考样本。下一步,双方将聚焦“三个升级”,推动政务服务改革举措纵深发展。一是事项扩面:从“能办”到“好办”的质变跃迁。两地政务服务中心将扩大通办事项范围,探索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跨域办理,并深化两地数据共享,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二是服务提质:构建“硬支撑+软实力”双循环体系。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撑,确保跨域通办服务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让两地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利共赢。三是层级联动: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县乡村”三级联动,计划年内新增5个跨域合作乡镇,覆盖社保、医疗等高频民生领域,持续提升两地群众获得感,为彭黑协作注入高质量发展动能。(付昭斌、孙佳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