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作成势见效 共兴格局加速形成
成都都市圈9条产业链迈上万亿元台阶

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光纤生产车间。
成都都市圈
9条共建重点产业链
新型显示产业链
轨道交通产业链
航空装备产业链
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锂电产业链
绿色食品(调味品)产业链
医疗器械(口腔医疗)产业链
医美服务产业链
都市圈“研发+制造”创新协作成果斐然,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15”成功总装下线,“都市圈造”国内首列氢能市域列车以时速160公里满载成功试跑……记者2月16日从四川省同城化办获悉,2024年成都都市圈在不断增强成都极核功能、强化辐射带动方面成效显著,成德眉资4市产业协作成势见效,9条共建重点产业链产值成功迈上万亿元台阶,金牛-什邡等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19个产业生态圈联盟成功组建。
省委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明确要求,要增强成都极核功能、强化辐射带动,更好助推形成“五区共兴”发展格局。然而,在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资源禀赋各异,重点产业不尽相同,如何实现协同发展、跨区域建圈强链,共建更具动能的都市圈?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所说:“城市之间合作层次多样,‘同城化’乃是合作的最高形式。‘同’并非千篇一律,不是同一个模式,而是协同、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要‘以差异为条件、以协同为导向’地推进。”
据悉,成都都市圈正在加快推动构建“相互依托、相互借力、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条,协同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并联合编制了《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产业链全景图》,绘制了9条重要产业链全景图。其中,以成都为主导,构建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调味品)、医美服务等6条重点产业链;以德阳、眉山、资阳为主导,构建清洁能源装备、锂电、医疗器械(口腔医疗)3条重点产业链。
目前,成都都市圈在产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至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增至8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5个,7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32家企业入选省级瞪羚企业备案名单,18家企业入选第四批省级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企业名单。
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都市圈将继续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强链条、育集群、建体系”为主线,以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为路径,全力推进创新链紧密协同、产业链深度耦合、人才链交互共享、资金链精准配置,加快构建链式关联、梯度布局、协同融合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为加速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欢 受访者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