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壮大特色产业,打造增长新引擎

县域经济竞速新赛道

2025年02月16日08:30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县域经济竞速新赛道

从川东北的达州市宣汉县到川南的泸州市叙永县,从打造钒钛重镇的凉山州西昌市到打造“中国西部传感谷”的德阳广汉市……巴蜀大地上,一幅幅县域经济发展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县域瞄准主导产业集中发力,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支持重点县(市)打造市域副中心。实施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巩固提升和接续培育行动。

新春伊始,四川各地如何布局落子?瞄准了哪些新赛道?记者进行了采访梳理。

依托资源禀赋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产业,是不少县域突围的重点。

作为西部锂电产业链较完善的集中区之一,遂宁射洪市在锂电产业的带动下,连续3年入围全国百强县。今年,射洪继续以锂电产业为核心,加快推进国家锂电材料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二期项目建设以及多个新项目开工,努力打造县域千亿产业集群,并将县域经济发展目标锚定为“加快建成市域副中心,奋进千亿县”。

同为全国百强县的宣汉县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天然气和锂钾资源,提出“2+3”产业集群规划:做强天然气、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培育钾盐钾肥、新型储能、精细硫化工三大新兴产业。与射洪目标相似,宣汉拟定了“一年一个百亿台阶、三年突破千亿大关”的发展计划,提出到2026年建成“千亿县”。

地处川南腹地的自贡市富顺县,抢抓去年底入选全省市域副中心培育名单的重要机遇,依托氟化工基础优势,健全氟化工全产业链发展机制,提出打造国家级氟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国绿色氟都”重要支撑地目标。资阳市乐至县依托背靠成渝产业走廊的区位优势,引入奋安铝业打造高端铝材基地。项目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45亿元。

更多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泸州市叙永县提出用好独特的气候资源,依托全省竹林资源面积最大县的优势,以“竹浆造纸”为引领,统筹做好“竹下经济、林竹碳汇、竹旅融合”产业文章,并大力发展“赤水河果、乌蒙山茶、乌蒙山耕、乌蒙山珍”等区域农业公共品牌,探索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

地处川东北的广元市利州区,在《2024赛迪西部百强区研究》中位列88位。利州区在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产业等传统主导产业外,紧盯“利州红梨”、蔬菜等土特产,拓基地、提产能、延链条、创品牌,加快实现从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化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打造增长新引擎 因地制宜选择新赛道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不少县域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实施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的优先选择。

绵阳市北川县以打造西部通航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通过搭建发展平台、丰富应用场景、建立服务机制等举措,打造集装备制造、通航营运、应急救援、低空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通航产业集群。今年1月,继去年成功开通川渝地区首条低空飞行航线后,北川又开通5条县内航线。数据显示,2024年,北川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达26亿元、同比增长33.3%,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举办省级以上赛事8场,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6亿元。

宜宾市南溪区也在加快布局“航空+”产业。不久前,宜宾低空应用枢纽中心项目落地南溪区。该项目将以南溪区江南镇低空飞行营地为中心,逐步辐射宜宾市全域,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航空运动项目、竞赛表演、飞行体验、旅游观光、研学教育等大众航空运动服务。

更多增长新引擎在县域加速成型。革命老区巴中市通江县,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出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前,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落户园区产业项目20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创税收将超5.8亿元。其中,先进陶瓷材料制造项目一期将建设年产1.5万平方米氮化硅陶瓷基板生产线,预计今年4月正式投产。

西昌市瞄准钒钛产业,计划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并依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推进西部商业航天港起势成型。

主动融入川渝“氢走廊”建设大局,成都简阳市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氢用阀门、加氢站用大流量液驱压缩机等多项领域关键产品成功上市。

创新驱动发展 汇聚发展强大动能

瞄准科技创新,四川县域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

乐山市沙湾区在科技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方面成果明显,今年将在多个创新项目上持续发力:继续推动上海科技大学和四川罡宸不锈钢公司进行稀土耐蚀钢研究,以及攀枝花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和四川德胜集团钒钛公司合作研发高炉渣提钛中试试验;推进新一代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绵阳市涪城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布局“箭星器数”:建设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等大型试验设施,打造全国商业火箭核心部件重点制造基地和西南地区商业火箭总装测试基地;重点发展研制周期短、成本低、灵活响应的小型卫星,提升卫星批量化生产能力;致力于填补太空服务和空间飞行器产业空白,建设全国首个轨道转移飞行器研制基地和全国空间飞行器核心部件重点供应基地;重点发展航天器应用系统建设运营、应用终端设计制造,以及应用产品生产和数据信息服务,加快实现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化,建设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数据运营应用中心。

雅安市名山区持续强化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学科技创新协同,建立完善医学新技术培育管理、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等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名山区人民医院已成功备案雅安市首个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完成体外试剂临床试验项目11个,申报科研课题28项。

广汉市正大力建设“中国西部传感谷”,从传感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传感元器件生产等方面布局未来,目前已聚集传感器生产及系统集成企业30余家,规划到2027年,传感器相关产值突破100亿元。

向上突破,向“新”攀登,四川县域经济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国平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